某油轮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
详细内容
1.事故经过
该轮在南京炼油厂装载93#汽油1697t,并排空前隔离舱压载水,16:45时靠泊目的港油库码头后,水手长根据大副的指令去首楼开启压载水泵,向前隔离舱打进清洁压载水。19:00时开始卸货。过了十几分钟,在卸下约8t汽油后,油库方发现汽油输不上来,即通知船方。船员检查后,发现左舷第五舱阀门失灵。19:30时,该轮船长在主甲板上与船员商讨货舱阀门修理方案时,水手长根据大副的指令去首楼看前隔离舱内压载水是否打满,并拿了一盏非防爆灯,从面向主甲板的水密门进入首楼。19:45时,水手长在关闭首楼内船用磁力启动器开关时,干货舱及相邻舱室发生闪爆,在甲板上的多名船员被气浪冲倒。闪爆造成大副当场死亡,水手长严重烧伤。油库工作人员立即停止卸油,并将爆炸事故报告消防部门、海事部门和医院。本次事故造成该轮船员1人死亡,1人重伤,船舶、货物损失及救助费等约100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
2.1现场勘验
对现场进行勘验结果为:
(1)首楼内安装的电气照明开关和接线盒为隔爆式(Ex)设计;电缆未用金属套管保护、接线口未密封,为非防爆要求设计。
(2)前部压载水泵(海水和淡水泵各一台)的启动开关为船用磁力启动器开关,属于非防爆型电气产品。
(3)油轮前隔离舱上甲板有一45cm×45cm水密人孔舱口,事故发生后处于全开状态,舱口冒出大量油气,经消防人员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检测报警仪立即声光报警。检测报警仪指示值为“E”%LEL,即超过最大测量值。
(4)前隔离舱液面上浮有10cm厚度的汽油,估算约150Kg。经现场取样分析为轻组份汽油。
(5)事故发生后,发现首楼面向货物区域的水密门处在开启的状态。
(6)在对干货舱、前隔离舱、压载泵舱和前货油舱勘验,发现隔离舱左舷侧纵桁腹板与#102肋位横舱壁焊缝处,横舱壁上有一条3cm×0.5cm的裂缝,横舱壁局部变形。
2.2原因分析
2.2.1事故直接原因
通过对该轮爆炸现场勘验和有关部门的鉴定结论及对有关证人的调查,对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第一引爆原理:从爆炸机理和现场勘察分析,船舶102#肋位横舱壁存在裂缝,裂缝导致货油舱内的货油进入前隔离舱,油蒸气通过敞开的人孔舱口,进入首楼各舱室,随着压载舱(即隔离舱)水位升高,舱内的油蒸气被大量挤出,从而使得相对密闭的首楼内形成爆炸性的气团。
(2)第二引爆原理:船舶首楼内的压载水泵开关,电气照明开关和接线盒等为非防爆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均不能有效隔绝电气火花。当水手长关闭船用磁力启动开关时产生电气火花。电气火花遇首楼积聚后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而导致闪爆事故发生。本起事故直接原因是隔离舱不能完全起到隔离作用,从而使得非危险区域的首楼变为危险区域,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