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电力公司“6?30”农电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一)
详细内容
事故经过:
2006年6月30日12时,重庆市电力公司万州供电局梁平供电分局装表计量班、线路检修班在梁平县兴隆村进行10千伏梁丝线兴隆中街公变低压#4杆T接的兴隆一组支线改造工作中,发生一起农电重大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以下简称“6.30”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
6月20日,根据梁平县兴隆村一组、四组用户反映的供电质量问题,万州供电局梁平供电分局有关人员到现场查勘,制定了更换旧导线同时将原单相两线改为三相四线供电处理方案。由装表计量班为主、线路检修班协助实施。
6月22日,装表计量班班长余×组织有关人员再次进行了现场查勘。6月23日,余×编制了《兴隆中街配变低压线路至兴隆一组电压过低改造工程施工计划、措施》,由黄××(生产部专责)、胡×(客户部用电检查专责)进行审核,副局长李×批准。6月26日,装表计量班用绝缘导线完成了兴隆中街低压干线#4杆T接点至兴隆一组支线#1杆的更换改造工作,并采用A相、零线恢复兴隆一组支线#1~ #9杆架空线(裸导线)的用户供电。同时,对兴隆一组支线#1杆处未连接的B、C相线头用绝缘胶布包好并圈固在支线#1杆上。
6月30日,装表计量班、线路检修班在梁平县兴隆村按照计划进行兴隆一组支线#1~#9杆、兴隆四组分支线#5~1至#5~4杆架空低压线路(裸导线)改造工作。6时10分~6时20分左右,装表计量班在工作负责人李×的监护下,工作组成员汪×登上兴隆一组支线#1杆,在兴隆中街公变低压#4杆T接过来的铜芯绝缘导线与支线#1~#9杆裸导线的连接处带电开断了临时连接的A相和零线,和B、C相一样用黑色绝缘胶布将线头包好并圈固在支线#1杆上。
6时30分左右,线路检修班人员到达现场后,装表计量班工作负责人李×与线路检修班工作负责人黄×作了工作交接,随后由线路检修班负责兴隆一组支线#1~#9杆旧导线的拆除和新导线的架设工作。线路检修班人员分成三组:第一组工作负责人为徐×(线路检修班班长),成员为钟××和4个民工,负责#1杆处做活尽头、放线等工作;第二组工作负责人为熊××(班组兼职安全员),负责#2~#8杆渡线、扎线等工作;第三组工作负责人为张××,负责#9杆收线、做死尽头等工作。
工作开始后,钟××登上支线#1杆,再次将兴隆中街公变低压#4杆T接过来的4根铜芯绝缘导线线头用白色绝缘胶带进行了包扎,随后开始了换线的相关工作。首先用原单相旧导线中的一根导线牵渡新导线的A、C两相(两根边线)。9时40分,刚好将A、C两相新导线拉紧,下起了雷阵雨,工作负责人黄×通知全体工作人员避雨休息。雷阵雨持续至10时30分左右,雨停后工作负责人黄×通知全线复工。线路检修班继续施工,将A、C相安装好。10时50分,线路检修班又用另一根旧导线牵渡B相和零线新导线(中间两根)。在牵渡过程中又下起了大雨,但这次施工没有因雨间断。11时40分左右,当B相和零线两根导线拖放至支线#7~#8杆之间时,由于在恢复施工后不久钟××擅自下了支线#1杆,该组工作负责人徐×又已经离开支线#1杆参加拖线工作,以致未能发现钟××擅自下杆的行为,致使在支线#1杆处,正在施放的B相新导线与支线#1杆上开断并包扎好的A相带电绝缘铜芯线发生摩擦的情况未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处理,致使A相带电绝缘导线绝缘层被磨破,并导致正在施放的B相导线与A相绝缘导线带电线芯接触带电,另一根新施放的零线又通过横担等导体与B相导通,故而同时带电,导致正在支线#7~#8杆之间拉线的施工人员和支线#1杆附近线盘处送线的施工人员触电。
事故发生后,施工人员立即采取了紧急施救措施。使触电者及时脱离了电源,并随即对触电昏迷者采用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了抢救,同时拨打了120呼救;至30日12时30分,此次事故造成5名施工人员死亡,10名施工人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