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个案-培养儿童独立和自主(37)
详细内容
主题:教授,关于退缩行为
作者:skjandxlj 发表日期:2006-07-12 18:28:27 [表状]
关于退缩行为
教授,您说得对。瓜基本上是我带大的,他不仅长得象我,而且性格上也很象我。他的退缩行为确实可以追溯到我身上。
我以前很少关注别人对我的看法,也很少受外界的诱惑,似乎是那种有稳定的自我评价、清醒的知道并坚持自己追求的方向,我对自己也挺满意的。
不过,随着近来对自己的关注度提高,我发现:纵横看来,周围对我的看法好象高度一致。周围几个不同圈子里的人,都认为我有些清高。确实,我不是很合群,在工作上也不喜欢迎合客户。呵呵,在我看来这倒也没有褒贬之意;历史上来看,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对我就有“大侠”、“仙风道骨”的形容。至今在工作中,有些人认识没多就就称我大侠。对于这一称呼,我也没有特别的感觉,中性概念吧。
现在我开始关注WHY?我的工作是需要跟别人不断去交流的,特别是电话交流。可是,如果我很长时间不打电话,我就特别抵触这件事情。真的打过了电话之后,倒是如释重负,感觉很愉快,就能够主动去做下一个电话沟通。或许是担心被拒绝?或许是被别人发现自己所知甚少?
我先生以前说过我不适合做销售,我乐于承认,我不做销售做我现在的工作不也很好吗?性格缺陷并不妨碍我现在的工作啊。事实上,我现在的工作,仍然是广义上的销售,需要跟不同的客户交流。但是,我楞是把自己的工作做成了让客户来主动找我,把本来的乙方定位,变成甲方。我的“销售策略”是:你爱来不来。也就是靠着自己有点努力,所以才积累了相当好的口碑,也还能这么生存下来。
如果没有儿子,我还真觉得自己过得挺滋润的。事实上,这种退缩行为也确实影响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做得更积极一些,我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因为我很投入地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总是要把该做的工作向后推迟,直到最后时分。
现在,我希望自己做得更积极一些,因为知道自己的生活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儿子。但不知道根源又是什么呢?又该怎么做呢?就靠我自己每天强化积极行为就可以了吗?
张仲华教授回复:每天强化你的行为不一定能解你的心结。
每天强化你的行为肯定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一定能解你的心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修身之根本。尤其是“正心诚意”。你必须去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了解你自己心理中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去审视、观察它,才能去改变它。
当你在生活遇到问题去逃避、退缩,更重要的是当你去碰触你内心深处的问题时,你更加逃避、退缩,并可能会去找种种借口去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去掩饰你逃避的自卑、不安和痛苦。但是不安的阴影会紧紧的、时时刻刻的缠绕着你。
所以,不仅要勇敢的面对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更要勇敢面对你心理中的阴影和不安。首先能面对你内心深处的问题,你就会更轻松的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