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期艺术培养>幼儿学琴的四个心态

幼儿学琴的四个心态

详细内容

  其实,乐器的选择很多,西洋乐曲有钢琴、提琴、长笛、小号等;民乐有古筝、二胡、琵琶、扬琴等。不过普遍认为,钢琴对于幼儿初学乐器是最理想的选择。一般只要轻轻敲击键盘,就能听到悦耳的声响,并且钢琴有准确而固定的音高,更有助于幼儿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概念,譬如全音伴音等,对以后学习其他乐器奠定了基础。经过钢琴启蒙的幼儿,再从事其他音乐活动常常会更容易些。不过,学习钢琴的过程是枯燥、辛苦,而且漫长的,父母和幼儿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有足够的恒心

  钢琴学习是辛苦和枯燥的过程,需要强大的毅力和自制力。所以,当幼儿厌学甚至试图放弃的时候,能不能咬牙坚持下来,帮助他度过难关尤为重要。

  提示:在初学阶段,父母应该做到百分百的陪同,并且上课时要勤于笔记,积极提问,回家后再一同练琴。这样就能体会幼儿面临的难题。只有父母的专注和坚持不懈,幼儿才有可能把学琴进行到底。但陪练时,切记不要说:"为你学琴,花了多少钱"或是"陪你学琴,花多少时间"等,容易挫伤幼儿学琴的兴趣。

  保持良好的状态

  幼儿练琴,既不要采取"计时制",也不要"计件制"。以免幼儿想出各种理由拖延时间,或草草收场。只需按照老师的要求先弹两遍,不合格再弹两遍,直至达到要求。

  提示:学龄前幼儿保持注意力时间只有20分钟,不妨把每天半小时的练习时间拆分成3个10分钟。早餐前10分钟,幼儿园回家10分钟,临睡前10分钟,就不会使幼儿感到负担。

  加强乐理的学习

  幼儿听音、辨音的能力,识谱、视唱的水平,都必须在学习演奏的同时一起提高,但相对于弹奏而言会感觉更枯燥,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提示:乐感正是在大量的接受中积累起来的。所以,父母不要让幼儿只光顾闷头弹琴,平时任何时间都可以打开CD机,让音乐声伴随,长此以往会很有好处的。 

  张弛有度的心态

  督促幼儿学钢琴,不要步步紧逼,也不要放任自流。逼得太紧,幼儿容易产生逆反,最终反会厌烦;而如果一味强调从兴趣出发,会导致幼儿遇到瓶颈时不进则退,而功亏一篑。

  提示:弹琴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要求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的要点都正确完成,应该鼓励他力争完美。所以,幼儿弹琴时不要中途打断,否则很容易使幼儿产生烦躁和厌倦。并且每次去学琴前不要预习,一旦自学走样,反而事倍功半。

  学琴二问

  问:幼儿何时学琴为好

  答:通常看他三个方面:能否认识数字1~5;能否认识字母A~G;能否在一个地方坐15分钟。

  问:学琴是否需要手指长

  答:长一点固然好,但是手掌的宽度和厚度,以及拇指到小指之间的跨度更重要。此外,手指肚稍厚一些,更有利于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