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经典案例>豪华包装折射社会浮华?

豪华包装折射社会浮华?

详细内容

几年前,我到法国看望在那里读书的女儿,在她法国老师艾拉格家里住了几天。在她家,我看到了久违的菜篮子。有时,我会提着篮子和艾拉格一起到超市买菜。在欧洲国家的超市里,几乎看不到过度包装的产品,因为在那里,不仅有严格的法律约束,低碳、环保也已成时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者会为人所鄙视、所不齿,甚至还会被投诉。
  
  我国的情形却恰恰相反。近些年,商品包装越来越豪华、繁复,且禁而不止,特别是那些通常被作为礼品的商品,其包装之奢华完全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
  
  应该说,我国近二三十年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但人们的奢侈浪费也同样惊人,产品的过度包装不过是这种奢侈浪费的一个反映。奢华的包装折射出的是社会的浮华。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古老国度终于从温饱不足问题的困苦中解脱出来,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尽管国家、国民仍然面临着教育、医疗、住房、出行、养老、环境、生态等诸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但无论逐渐富裕起来的百姓还是腰包越来越鼓的政府,似乎都被一种追求奢华的欲望牵引着、推动着。从一些地方政府办公楼的宏大叙事,到随处可见的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从居高不下的住房空置率,到数量惊人的城市泔水及包装垃圾;从世界各地奢侈品店中国人狂热的身影,到内地大大小小城市街道炫目的灯火,不由得让人恍惚与迷惑:这还是个贫困人口居世界第二、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严峻、有着勤俭节约传统的国家吗?这些国情与传统,恐怕许多人已经忘记、忽略或者根本就不关心了,他们的内心被利益、权力、贪欲、面子、虚荣、享乐所占据,丧失了责任、内省、节制及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贤们的这些至理名言,难道今人都忘记了吗?
  
  要知道,当今国人的奢侈浪费、社会的浮华奢靡是要由子孙后代来买单的。这无疑是在作孽!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要改变这种不良现状,除了要靠法律、制度助推外,国人也需要多来几次头脑风暴:革除陈旧理念习俗,树立现代文明理念法治、环保、低碳、监督、制约、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