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进口出口>世界经济中如何增强我国包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一)

世界经济中如何增强我国包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一)

详细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商品包装承担着保护商品、便利储运和宣传美化商品的作用,它的重要性日益为生产厂家、商家、和消费者所重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各类商品超级市场的普遍化,各类商品包装的用量急剧增加。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包装产业以年均增长15%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并已经成为涉及商业、石化、农林、轻工、外贸、机电、农药、医药卫生等十几个部门的综合性横向型的重要产业,形成了以包装原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包装装潢设计为主要构架,以纸包装制品、印刷包装制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金属包装材料及制品、包装装潢、包装机械等为主要产品的现代工业门类。
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包装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勃勃生机,而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加入WTO后在世界经济体中商品与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出。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包装工业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包装工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产品基础工业水平、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和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其中科技人才的不足和开发能力的薄弱是制约我国包装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我们包装产业的现状,并探索我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体中如何发展我国的包装产业。 一、我国包装产业在世界经济体中的现状 1、市场潜力大、竞争更加激烈:据专家预测,我国加入WTO必将带动我国的包装市场的发展。从静态截面分析,以2000年为基数,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按70%物资消耗,衍生市场规模达1400亿元左右,包装市场总规模为3000-3400亿元;而从动态角度考察,包装工业具有比国民经济相对高的增长速度,“六五”期间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7%、“七五”为17.2%、“八五”为20.3%,“九五”也不低于15%。如果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目标测算,到2010年我国工农业GDP将在2000年10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20000亿美元,外贸出口商品总值将达到3500亿美元,相应的包装市场规模至少会达到5000-6000亿人民币。如此极具潜力的市场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如拥有330多家会员的英国加工与包装机械协会(DPPMA)号召英国厂商充分抓住中国加入WTO的良机,将中国定为其重要的海外市场。并在原网站的“中国办事处”的标题下建立了网页子站,并在此基础上注册了英国加工与包装机械两个中文网址,并推出中文主页。这样做是为了使国内客户及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找到所需的加工与包装技术、设备及合作伙伴。加入WTO后关税壁垒的降低以至逐步取消,外商在国内投资建厂的增加以及本土化生产的扩大,生产成本的降低,质优价廉的商品必然赢得国内消费者,这势必对国内的产品及市场造成冲击,使我国包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2、行业的竞争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包装工业由以包装原辅料和包装设备为主的包装基础工业与包装制品制造工业两大块构成。包装制品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低端市场,由于技术含阳低,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与地理成本对竞争优势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国内市场上由于经济增长导致包装制品市场空间扩大会吸引国内资本的进入,市场竞争会加剧,成本、质量、交货时间三个要素在竞争优势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对于高端市场,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高,我国包装行业自主开发能力低,对国外技术和装备依赖性强,在与国际资本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一段时间内受制于国际竞争对手。而包装装备业和原辅材料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自主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将决定该行业的竞争优势。由于我国包装工业在该领域缺乏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资本集中度低,不具备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受国际资本的冲击,在竞争中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而,我国包装工业的制高点很有可能被国际资本所控制,国际竞争力会进一步弱化。
3、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在:(一)不合理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技术落后、消耗高、附加值低、进入壁垒低的一般包装制品业生产能力过剩,大大超出了社会需求。(二)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数量极少,规模经济差,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低,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和市场分散化导致企业过度竞争;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影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企业组织结构僵化,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三)装备工业落后,大量成套、技术性能高的装备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比重低,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