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器包装专区>防伪与成本:中国烟草包装遭遇两大难题

防伪与成本:中国烟草包装遭遇两大难题

详细内容

中国卷烟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卷烟厂为了尽可能多争得市场份额,不断推陈出新,于是烟草包装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些产品的包装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著名国际品牌的包装水平。金装、银装和磨砂装,以及世界包装业的最前沿技术(如烫印、全息防伪等)都已在中国的卷烟硬包装上出现。
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包装背后,烟包防伪和包装成本控制是企业目前在包装方面关注的两大课题。各种不断创新的防伪技术正在被不断应用在中高档烟包上,出现了技术攀比、成本增加、防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统一防伪标准、创新包装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过度包装导致了企业盈利减少、不同产品包装同质化等问题,随着烟草业的整合,包装成本合理化则是必然趋势。
技术困境
据统计,2005年我国共查处制售假冒商标卷烟案件34.7万起,查获假冒卷烟73万件,假冒卷烟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假冒卷烟的存在,卷烟包装采用防伪技术成为焦点话题。
自从1996年2月起,云南玉溪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率先在我国烟草行业推出红塔山防油烟标(即每条烟标均含有一种极易辨别的特殊的纤维)后,各个卷烟产厂家纷纷采用各种高新防伪科学技术制烟标,以防止个别不法分子仿冒,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面对国内假冒伪劣卷烟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严酷现实,烟厂纷纷致力于改进包装,利用高科技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从源头保护消费者权益。纵览目前的烟包,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可谓层出不穷,如DNA、三维激光立体动感、全息定位烫等。
尽管有这么多的防伪技术,但是假冒产品仍层出不穷,表明防伪效果不是很理想,烟包防伪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纵观烟草防伪技术来看,主要问题有:防伪技术不统一,导致防伪信息识别交换不畅,消费者不了解防伪技术,没有起到防伪的效果;防伪技术过多、过杂,导致厂家在防伪技术上进行攀比,而且使造假分子易于模仿,同时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对于这种防伪困境,国内烟草行业的一些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的途径:
其一:国家出台统一的烟草包装防伪标示,如许多国家都采用的印花税花的形式,这样可以完全把烟草制造商从防伪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大大降低烟包的防伪成本,同时也便于消费者识别。
其二:在包装结构的创意和开发上进行深层的研究,使仿造程度越来越难,识别越来越简单。可以从包装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出发,将这些产品设计成异形包装,一般这些异形包装的设计不符合经济设计的要求,模具制作很困难,而且加工技术要求很高,包装结构设计也很复杂,这样使成本大大提高,也增加了仿制的难度,使制假者在风险极大的情况下无利可图,从而制止仿冒的行为,虽然生产者的成本提高了,但最终的经济效益与仿冒盛行的结果相比,还是大大增加的。
其三:重视防伪包装的可识别性。在开发新的防伪技术时,除了要重视防伪技术在仿冒难度上的提高以外,也要重视这种新的防伪技术在推广使用后的效果,如果消费者无法辨别,那么这种新的防伪技术可以说是无效的。
随着卷烟包装设计风格的转变和国家对豪华包装治理力度的加强,未来烟包的防伪必然也会受到政策因素、简约风格、成本因素及市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无论如何发展,易于识别却又难以仿制、特点突出却又成本合理的防伪技术将受到烟草制造商的欢迎。
削减成本
现在,我国高档硬盒卷烟包装大多采用激光技术,成本较高,占生产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