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绿色环保包装>金光集团APP绿色环保理念在华的实践

金光集团APP绿色环保理念在华的实践

详细内容

  一、循环经济是符合生态法则的经济模式

  1、循环经济的三原则与三个层次

  2003年胡锦涛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同年,"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内容也被写进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物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需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ing),旨在对输入端进行控制,减少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再利用原则(Reusing),旨在从过程上进行控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利用;资源化原则,也叫再循环原则(Recycling),旨在对输出端进行控制,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

  这些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其中,减量化原则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循环经济"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首次正式使用是1996年,出现于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中。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和资源循环经济理念的核心是把整个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特殊形式来看待,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能最终持久生存下去。循环经济要求着力构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产业体系:

  微观层次,旨在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构建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来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空气污染;

  中观层次,旨在构建产业内循环经营,通过产业系统内物质封闭循环、物质减量化和能源节约化等方法实现生态重组,把产业内上、中、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宏观层次,旨在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和发展资源回收产业,在追求科学、文明、健康、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林浆纸一体化是纸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人们对制浆造纸工业的传统印象就是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在生产出市场需求的纸及纸制品的同时,向大气、水体释放出诸如二氧化硫 、粉煤灰等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国内多数规模较小的制浆企业一度普遍存在的那种"白沫喷涌、黑水横流"的污染现象更是令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

  为了在谋求浆纸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根治这种不仅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而且对自然生态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金光集团APP无论是在印尼、还是在中国,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和躬行实践林浆纸一体化这种循环经济模式。

  林浆纸一体化,是要通过"植树造林及制浆造纸的绿色大循环和废纸回收还原再生的小循环",把污染严重的传统浆纸业转变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型绿色环保产业。林浆纸一体化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植树造林、制浆造纸的经济活动,把生产活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林浆纸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浆纸业同行都公认的一条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上述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也是循环经济三原则与三个层次的具体体现。

  APP投资中国1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致力于走林浆纸共同发展的道路,建成了13家浆厂和纸厂,成立了近20家林业公司和17家销售公司,在华总资产已近500亿元,现有全职员工两万余名。浆厂和纸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浆产能100万吨/年,纸产能400万吨/年;林业公司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各省,目前,已造林320多万亩。所属工厂全部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1家工厂和5家林业公司通过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