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具排样设计后相关检查
详细内容
排样设计前,必须对制件进行认真消化和研究。排样设计后必须认真检查,以改进设计,纠正错误。不同制件的排样其检查重点和内容也不相同,一般的检查项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材料利用率。检查是否为最佳利用率方案。
(2)模具结构的适应性。级进模结构多为整体式,分段式或子模组拼式等,模具结构型式确定后应检查排样是否适应其要求。
(3)有无不必要的空位。在满足凹模强度和装配位置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工位。
(4)制件尺寸精度能否保证。由于条料送料精度,定位精度和模具精度都会影响到制件关联尺寸的偏差,对于制件精度高的关联尺寸,应在同一工位上成形,否则应考虑保证制件精度的其它措施。如对制件平整度和垂直度有要求时,除在模具结构上要注意外,还应增加必要的工序(如整形,校平等)来保证。
(5)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成形时,由于材料的流动,会引起材料流动区的孔和外形产生变形。则材料流动区的孔和外形的应置于变形工序之后,或增加修整工序。
(6)此外还应从载体强度是否可靠,制件已成形部位对送料有无影响,毛刺方向是否有利于弯曲变形,弯曲件的弯曲线是否与材料纹向垂直或成45°等方面进行分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