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输包装专区>面向节约型社会的现代物流中的运输包装(一)

面向节约型社会的现代物流中的运输包装(一)

详细内容

  摘要:现代物流正在迅速地变革发展。运输包装作为现代物流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效率,直接影响到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保全与减损程度。包装还承担社会生态压力,承担着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责任。

运输包装合理性的第一要点是确实保护产品的价值,并方便于装卸和储运;第二要点是追求包装的经济性,不规范不合理的结构尺寸势必会增加运输和仓储的费用。面向节约型社会的物流包装更需要一种能有效的包装规划方法,以使自己的包装材料和物流成本达到最低。本文分析了众多影响物流包装成本的因素,提出了物流链中包装优化的可行性方案,指

出了降低物流包装总成本的途径,列出物流运输包装优化程序的流程。

文后附录介绍了有关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等资料。

一.现代物流与运输包装

1.现代物流概述

  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物流,实际可分为大物流和小物流,或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两类。

  现代社会的大物流概念包括了一般物流(Logistics), 内向物流(Inbound Logistics), 物资管理 (Material Management),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等。

  现代物流平台应该包含供应, 生产, 销售, 回收利用, 废弃等环节。物流活动组成元素包括:流通加工,包装,搬运,储存,运输,信息流等。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业,储运业,包装业,通运服务业,配送业等

  美国和欧洲分别把物流业视为服务中心型和成本中心型。日本认为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继资源,人力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故视物流为利润中心型。

  综合起来看,现代物流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商品一元化管理;信息系统化;顾客满意;商运畅通;企业整体最优;效率效果最佳;服务性;速送性;安全性;规模适当;库存有控;空间利用性;成本最低性等。

  在传统物流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物流学得到了深化与发展,它融合了许多基础科学原理,相关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社会知识。现代物流学中有许多新技术或管理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还有许多基本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如:战略物流学(Strategic Logistics);一体化物流学(Integrated Logistics);物流系统设计(Logistics System Design);配送资源计划(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 DRP);物流流程重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第三方物流(3rd Party logistics);物流电子商务模式( Electronic merce Mode for Logistics) ;即时生产/进货/送货法(Just-In-Time, JIT);有效消费者反馈(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环境敏感度评估(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udit) ;契约仓储(Contract Warehousing);合同包装(Contract Packaging)等。

  现代物流业最终目的是维持社会正常有效的物质活动与经济生活,为社会创造整体的经济效益。所以它的宏观规划与整体利益对于社会资源的优化节约使用,对于国家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

  中国的现代物流业起步晚,许多物流技术概念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内水平,物流技术与管理专门人才奇缺,任务非常艰巨,在国家政府部门的支持,社会各界的重视,专业人员的努力下,中国物流业正在发生实质性的进展。

2.商品包装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包装是现代生产与物流中的一部分,其重要作用不可小视。运输包装作为物流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物流的运作效率。运输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保全与减损程度。同时,包装还在节约型社会物流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社会生态压力,承担着废弃物料的回收利用再生的原始责任。

  按包装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作用简单分类,包装可分为销售包装、运输与集合包装等二大类。

  销售包装——销售包装特点是与产品组合为一体,包装与产品直接接触。无论在包装性质、形态、式样等因素方面,都要为保护和促销商品着想,即结构造型要便于流通使用外,还要特别注意图案、文字、色调等装潢因素能吸引消费者注意,能激励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必须指出,过度化包装,奢华型包装,欺骗性包装都是销售包装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它们损害消费者利益,搅乱市场正常竞争规则,更是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相违背。

  运输与集合包装——运输包装是指能盛装并保护商品,抵御在运储过程的温度、湿度、紫外线、雨雪等气候条件因素的侵害,能减缓压力、振动、冲击、摩擦等外力对商品的作用;能确保产品安全经历流通中装卸、保管、搬运等各项作业环节;能提高运载工具的载重和容积;能缩短各种作业时间和提高作业效率。集合包装是指运输包装在重量或体积上进一步的组合,以适应现代化运输需要的一种大型单元运输形式。集装箱就是一种典型的集合包装,集装箱运输对包装形式的改革和运输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运输包装只是被看成生产过程的终端作业环节,或流通过程的始端环节。运输包装往往主要从生产终结的要求出发,因而常不能满足生产后流通过程的要求。按照现代物流的观念,现代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之与生产的关系更要密切得多,其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因此,运输包装应进入物流系统研究领域之中。

  运输包装又与其他的环节不同,它属于辅助加工过程。一个加工型企业的物流工作流程,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和供应,到仓库采购都是属于采购过程,而主品制造是生产企业的核心部分。从主品制造后转到产成品仓库中时需要另加一个辅助加工工序,运输包装加工就属于这一类环节。而后就是物流中的流通与销售过程。总而言之,运输包装从产品生产的末尾开始一直贯穿于物流的全过程,是商品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中间环节。

  首先,运输包装件需要实现规格标准化,就是通过包装尺寸及与货物流通有关的一切空间尺寸的规格化,来提高物流效率。这里所指的空间尺寸,包括铁路货车,载重汽车,集装箱等运输设备的载货空间尺寸,以及仓库零售商店的储存空间尺寸等。包装规格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组成部分,是组织现代化流通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改进与指导包装容器的生产,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商业经营方式。包装标准化,是实现包装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重要手段,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物流水平与包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运输包装的基本目的,就是保证产品在使用时能执行其预定的功能。也就是说,必须使被包装物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从出厂开始,经运输、存储、装卸最终送到用户手中为止的全过程得到的可靠保护。设计合理的运输包装不仅能够防止产品因压力、振动、冲击而产生损坏,而且能防止因盗窃受损,可避免受自然因素的有害影响。体现产品包装合理性的第一要点是能保护产品的价值,并便于装卸和储运;第二要点是包装的经济性,不规范不合理的结构尺寸势必会增加运输和仓储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