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包装仿真系统的应用研究(三)
详细内容
2.2 仿真分析
通过对仿真模型的分析,即可得到在一定激励y(t)下的响应 x1(t)和X2(t),从而获得产品或易损部件的最大响应加速度值,以判断缓冲包装能否保护产品的安全运输。由于系统动态特性的多样性,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精确、有效地适用于各种模型的仿真,故Simulink仿真工具提供了许多积分方法,对于不同的模型应选择适当的数值积分方法及其仿真参数(如仿真速度、精度),以提高仿真分析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3 运输包装系统计算机仿真软件
文中运用Microsoft可视化开发系统Visual Basic和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Aess,开发了Windows操作环境下的运输包装系统仿真软件,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仿真试验时的响应曲线。
3.1 软件的系统结构
运输包装系统计算机仿真软件主要以缓冲衬垫设计及校核、瓦楞纸箱结构设计及校核、Simulink仿真、缓冲包装方案模拟显示和输出、以及帮助系统等模块构成,各模块间相对独立,各自完成一定功能,并通过各模块间互相协同完成整个运输包装的设计过程 。系统结构见图4。
3.2 模型库
模型库用来存储和管理模型。模型层次分为基本单元模型、优化模型和产品模型。
基本单元模型由一组基本的结构形状组成,比如平面衬垫、角垫、圆垫、环垫等,可根据被包装产品的外形及前面计算得到的缓冲垫面积调用合适的单元;优化模型是根据优化目标建立的相应模型。可包装成本、仓储空间、被包装产品价值等约束条件,形成不同的优化目标,提出经济模型、省料模型、空间利用率模型、减振模型、缓冲模型等单优化或多优化目标模型;产品模型则针对设计成功的包装产品的存储和管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