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快人半拍”铸就百亿万达(一)

“快人半拍”铸就百亿万达(一)

详细内容

王健林认为房地产企业对中国经济作的贡献比较多,但是得到的表扬比较少。

  32岁之前的王健林,是一个优秀的军人。今天的王健林,声望来自他一手创办的万达集团,一个曾经因为足球而扬名天下,依靠地产而迅速壮大的企业。

  翻开万达的创业史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总能快人半拍的企业:在大连率先从事旧城改造,在东北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全国率先参与足球也率先退出足球,在地产界率先开创了订单商业地产模式,率先尝试房地产信托基金总是快半拍最终让这个曾濒临破产的区办小企业成长为今天资产超百亿的地产巨头。

  率先尝试旧城改造

  1988年,万达创业元年。

  这一年,王健林从大连市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请缨主政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一个欠债149万元、濒临破产的企业。

  此前半年,王健林刚刚从部队转业落户大连,那个时候的他对房地产行业还非常陌生,然而,这个门外汉却很快选择了一个同行前辈不敢或者不屑于的项目:旧城改造。拆迁回迁问题杂、成本高,没人愿意干,我们是大连的第一个,实际上,万达也没有别的办法,那个时候开发项目要配额,万达拿不到,而旧城改造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想开多少给多少。

  在当时大连市政府南面,有一个棚屋区,很不雅观,领导对前来跑配额的王健林说:就这里,你想开发多少都行!然而,回家一算成本,每平方米的造价正好是当时大连的最高房价1200元,难怪没人愿意干!

  那我们就多卖几百块钱呗!初涉商海的王健林还是决定一搏,结果大获成功。棚屋区被改造成大连今天著名的北京街,800多套房子,一个月就卖完了,一下子挣了一千多万!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就是做了几点创新,一是推出130多平米的大户型,二是在北方率先设计了明窗大厅,三是采用了铝合金窗。多年以后,王健林轻描淡写回顾当年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