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荣智健:寻找自己的背影(一)
详细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他的名字前面都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加上一个前缀:荣毅仁的长子。
这种时常需要被修饰才能凸现的人生境况,使得荣公子既可以在财富江湖里省略了很多资格追究,同时也让他承担了诸多莫名的身份揣测。总之,生活在背影之下的荣智健时刻都在寻找自己的背影。
无论如何,随着一代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在2005年的最后告别,荣智健至少是在情感认同层面顺理成章地升格为一个家族的旗手或者符号。这种角色的转换颇具中国意味:一个时代的变迁往往是以一个符号的终结为前提。同样,作为上个世纪中国商界硕果仅存的真正贵族,荣世家族在子承父业这个根本性问题上依然被外界等到盖棺之后才予以定论。因为在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这个时间定格以后,荣智健三个字史无前例地涌现于任何一款中文搜索引擎里。
这位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开敞篷跑车、1978年36岁时单飞香港创业的世家子弟,似乎总有好运相伴左右。1978年,初来香港的荣智健与堂兄荣智鑫、荣智谦合伙开办爱卡(Elcap)电子厂,至1982年,爱卡被一家美国公司看中,并被1200万美元的不菲价格收购,荣智健分得720万美元(约5600万港元),是他当年投资的56倍之多;1982年,荣智健从这720万美元中拿出120万美元,跟几个原本在IBM工作的美国的工程师合作,在加州合资创办了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两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路狂飙,翻了40多倍,荣智健至少获得4800万美元。
如果这些业绩仅仅属于雕虫小技的话,那么,荣智健在中信香港的所作所为,已经很难让人把他仅仅当作一个荣公子了。收购国泰航空是荣智健代表中信香港的第一次漂亮出手。香港国泰航空是老牌的英资公司,当荣智健提出收购国泰航空股权时,遭致董事局许多人的反对,因为当时世界航运业普遍低迷,香港航空业也不景气。但荣智健还是力排众议。1987年2月,中信香港以23亿港元购入了国泰航空的12.5%的股权。这是中信香港首项大投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投资行动,是很成功的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