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2004年度10大标点人物(一)
详细内容
句、逗、顿、叹,商业人生的起伏跌宕正如标点符号。不同的标点,折射不同的职业生涯状态。
两个句号
长虹集团前CEO倪润峰:他的句号来得十分突然。2004年7月,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地闪电离开了19年来服务的长虹,他的位置却戏剧般地再次被雪藏太子赵勇获得。1998年倪氏主导囤积彩管试图整顿电视市场,却被技术升级无情阻击,造成77亿元库存,最终黯然退休。复辟之后,倪氏低调经营,但是长虹试图通过多元化降低电视制造的综合风险的尝试,却长期没有起色。2002年,长虹利润降到了历史最底谷,仅1亿元。
三九集团前总裁赵新先:他是用98亿元的银行欠款和免职来书写属于他的句号的。医药行业是中国最恐怖的暴利行业,市场次序长期混乱。三九药业是整个医药行业商业化、现代化启蒙时代的成功典范。无节制的扩张和混乱的管理导致三九药业下属的机构多达200多个,甚至赵新先本人都不清楚其中一些公司的股权和资本问题,国营企业的尾大不掉在一个具有现代商业色彩经理人的管理下依然重蹈覆辙。不论赵氏的结局如何凄惨,三九药业20年间从500万人民币到200亿人民币的资本发展轨迹都将有新的发展方向。三九品牌将不乏同道买家。
两个叹号
经济学家郎咸平:经济学家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团体代言,不过郎咸平炮轰国企MBO,自称是为中小股民代言,在其他一些的经济学家看来,肯定是在自断财路。论战似乎将永无结论,单人挑战的堂吉柯德模式只能引来眼球效应,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各自的工作计划都没有被打乱。不过郎氏在国企MBO这台纷繁复杂,纠缠不清的大戏上唱出如此不协调的声音,还是让人难忍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