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创业十年:看监粮少帅如何演绎“士兵突击”(一)

创业十年:看监粮少帅如何演绎“士兵突击”(一)

详细内容

十年――让我想起了陈奕迅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牵牵手就像旅游,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对未来没有一个长远目标,我想他再怎么折腾也不会走得太远。

  十年――如果用这一时间跨度审视鄂酒的成败兴衰未免有些沉重,但用十年来看待监利粮酒的成长则欢乐得多……湖北监利粮酒酒业有限公司犹如一个快乐生长的孩子,不断给湖北酒业带来意外、惊叹和喜悦。

  然而,在鄂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监利粮酒凭什么能给湖北酒业带来惊喜?又是凭什么逆势突围的呢?为解开这个谜团,《华夏酒报》记者如约采访了监利粮酒酒业有限公司年仅32岁的“掌门人”蔡雄先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监粮早在建厂初期,就十分注重在自主研发、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练好内功’,因而也成就了今天的‘士兵突击’!”蔡雄开门见山地说,这位拥有本科学历的年轻企业家谈起“监粮”的十年艰辛创业历程和对未来的憧憬就像一位知识渊博、运筹帷握的智者。

  战术一:步步为营抢先机

  监利县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南临长江,北滨东荆河,东沿洪湖,西界白鹭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追溯古代,因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粮食外运受阻,使得千百年来此地一直盛行利用余粮酿酒之风。由此,监利古老的酿酒工艺,世代发扬、源远流长,从三国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历经岁月的洗礼,监利酿酒文化艰难地传承到现代,七十年代,监利的陈坛香曾风靡京城;八十年代,“蓉城老窖”荣获部优奖,“封缸黄酒”荣获首届食博会金奖;九十年代,监利散装白酒“监利粮酒”进入以武汉为中心的十七个大中城市,其销售网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达到2000余家。由于散装白酒生产、运输和销售管理难以规范,二十世纪初期,曾经光环无数的监利白酒产业在经过一段辉煌期后陷入低谷。

  “由于监利是产粮大县,白酒产业的萎缩直接影响到粮食转化问题,为此,监利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原集体所有的酿酒厂进行拍卖。当时,已经62岁的父亲一直在县城做商贸生意,并且坐到了区域行业老大的位置。父亲得知酿酒厂要拍卖的消息很是兴奋,他多次与县委、县政府接洽,最终以100多万元拿下了监利县酿酒厂。”蔡雄讲道,“父亲当时就是不去折腾,我家的日子在当地也算过得很安逸。也许是监利1000多年的酒文化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才是他转行进军白酒行业的重要原因。”

  开弓没有回头箭。2001年,在监利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监利粮酒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那一年,父亲蔡子荣放下了经营多年的商贸生意,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进军白酒行业,对他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而我那时还在武汉上大学,所以也不能为他分忧。”蔡雄对《华夏酒报》记者说,公司运营后,不事张扬的父亲没有盲目扩张,而是在原有酿酒厂的基础上采取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一方面大量吸收技术人才把和营销精英,另一方面开始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农村、城镇四处走访、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父亲适时推出了低价位的壶装酒和瓶装酒产品,来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两湖平原”地区的传统消费群体对监利小曲清香型散装白酒本来就有很深的印象,所以,公司改良技术后推出的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监粮”小曲清香裸瓶酒很快就深入人心,并在区域内强手如林的白酒品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