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纸香皂让他梦想成真(一)
详细内容
每一个财富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每一个秘密的背后都有一些偶然而又必然的事件在支撑。
从借来的几千元到千万身价,从一个设想到全国同行业的龙头老大,从一家简陋的公司到产品销售到全国及香港等地的著名企业……这一切的实现,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武汉科龙的魅力何在?
记者采访时,科龙公司的总经理罗耀华这样说: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偶然,其实命运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从你这里拿走什么,往往会用其它方式给你补偿。关键在于,当大雾弥漫了视野,未来的路无从分辨无从延伸的时候,你是否守住内心的执著,依然义无返顾地朝前迈进。
一路磕碰一路走
事实证明,一些偶然的因素往往主宰一个人的命运。
1963年,罗耀华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和思想犹如一潭死水,日复一日没有动静,惟有罗耀华成为邻居眼里的小人物,他再也不愿像父辈那样整日在单位里挣着那微薄的工资。
罗耀华有一个梦想,他不仅仅要上大学。当时,经商的浪潮正在南方沿海等城市蔓延开来,他找到了一份卖盒饭的工作。
这个假期的第一次打开,罗耀华挣到了800元钱。当母亲接过儿子挣来的钱,搂着又黑又瘦的儿子时,却忍不住掉下了酸楚的泪水。有了这笔钱,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罗耀华有着一种巨大的幸福,他也因此走上了打工――挣钱――读书自已掌握自已命运的人生之路。以后的假期里,他打工去过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他也终于从武汉大学毕业。
从小在经商的环境里浸淫,罗耀华国大致懂得了什么是经商,什么是做人。而对于以往的苦难,罗耀华却满怀感激之情,它们让罗耀华即使在经商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趴下。
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是知足常乐,于是大多数人过着困窘而自得的生活,但是大学毕业的罗耀华却感到了生活的压力。1993年11月罗耀华来到海南,开始寻求人生的转折点。他先将目标锁定在一家合资企业,并决定亲自去向总经理求职。
这是一家有着上千人的大公司,要见老总绝非易事。精明的罗耀华为此很是动了一番脑筋,通过同公司员工的接触与交谈,罗耀华了解到公司的许多情况,然后以业务员的身份,往返三次终于见到了老总,对这家公司捞劳仿圩?。老总管理公司多年,第一次遇见这么自信有创意的求职者,当场就录用了他。
罗耀华以工作业绩证明了自已的实力,三个月后,他就破格提拔为人事部经理。在任职的半年时间里,通过科学及创新的管理,他为公司节约了管理费用100多万元。
在这家公司工作,罗耀华受益匪浅。可是不久发生在公司的一件小事让罗耀华决定离开。一天,公司下属工厂的一个工厂因为一点小事而遭到台方厂长的辱骂。罗耀华对这位厂长的粗鲁和野蛮感到不满,双方发生了争执。无奈,这位厂长是总经理的亲威,总经理有意偏袒他,罗耀华一气之下递交了辞职报告。
1994年,罗耀华回到家乡武汉,成立了武汉科龙科技开发公司,他一头扎进了商海。然而,罗耀华迈出第一步就陷进泥沼。
他和一位朋友合伙开发一个电子产品,他投入全部的资金,由朋友负责技术开发。当产品研制成功时,那位朋友却带走了全部的技术资料,注册了自已的公司。
当所有的积蓄都化为乌有,然而满腔的激情却丝毫未减。乐观进取的罗耀华将失败视为另一笔财富。
罗耀华说:创业的过程就是接受失败的过程。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罗耀华在全国各地来回奔波,他在寻找着新的商机。
一次性纸香皂让梦想成真
1999年5月,罗耀华的灵感在发现中迸发。
也许是罗耀华长期在外奔波的缘故,他在旅途或饭店宾馆住宿时,发现携带香皂或使用宾馆的小块香皂极不方便,这使他萌发了开发新产品的念头。如果能开发出一种一次性的纸制香皂,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
发现即商机。
罗耀华说:“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科技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得安逸和舒适。”他坚信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今天,这样的产品必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推崇和欢迎。
罗耀华走访了市场,发现国内有两三家小型企业曾也涉足过纸型香皂的研制生产,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他们的纸型香皂让消费者用后都或多或少留下纸张残留物,所以被消费者拒绝了。这使罗耀华顿觉商机再现,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可研制产品需要资金,已经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向朋友们去借。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弱者为此惶恐,强者为此欢欣。因为在这变化的瞬间,世界依然是他们的,这却需要一种心态,心态是心灵的状态,更是一种命运。因为有一种坚韧而毫不退步的心态,永运让罗耀华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说干就干。一方面,罗耀华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对纸型香皂进行攻关,一方面组织市场调研人员,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对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终端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消费者普遍表明,香皂是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必须用品,但目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都是条状或块状,极不方便携带和保存。特别是由于传统香皂的润滑性,大块香皂在沾水后极易滑落,这同时也给许多家庭造成了不必要却又无法摆脱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