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打造成品牌
详细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件商品,这件商品能不能被大众认可,能不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炙手可热,主要还要看商品的性能和包装。一旦这件商品成为品牌,他就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也就是说,我们一旦成为品牌,那么我们的价值就会被广泛认可。李开复就是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后才被各大公司竞相"购人"的。
李开复在被任命为微软中国研究所所长后,使微软在中国的形象大大改善,并为微软带来了一种创新的研究方式。正是这些成就的取得使得李开复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很多媒体这样许价李开复所带领的中国报软研究所的意义: 如果人们并不健忘,应该会记得, 20世界90年代末,微软在中国受到品牌的冲击,它被猛烈地指摘为垄断者和不了解中国规则的强硬主义者,而1998年,研究所的诞生成了一个转折点。之后的10年里,它不断地招贤纳士,并在中国进行创新的作为,极大地冲淡了微软以前咄咄逼人的只顾赚钱的形象。连盖茨也对美国媒体承认,微软亚洲研究所是橄软品牌建设上的一个意外之喜。
李开复不但帮助微软改变了它在中国的形象,同时也将新的研究方式引入微软,为微软注入了活力。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商品的性能所在,他的个人品牌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微软总部进行课题研究会最大限度地放权,但李开复却在中国撤软实行放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这种兵团作战的方式非常有效率。
在谷歌,李开复却采用了另外一种真正的放权,让天才的工程师们去选择一种有兴趣的项目来傲。因为,他知道,中国人才已经日渐成熟起来,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干。这两个研究所在李开复的带领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李开复的管理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广泛认可。
人才'性能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个人要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就要像李开复一样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上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作出别人做不出来或显而易见的成绩。李开复在微软中国研究所所做的努力,在改变微软形象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他自己的个人形象。同时,在谷歌的作为又让他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我们像李开复那样,通过个人的努力建立个人的品牌优势,就很可能像他一样被各大公司竞相追逐。如果有机会创业,就会借助自己的品牌认可度为自己的前途开路。成熟的成功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今天他们的公司倒闭了,不用害怕,只要他们的牌子还在, 明天就一定会站起来。对于每个人也是这样, 即使现在遇到了挫败, 只要他的个人品牌还在,他就会东山再起。
当然,个人品牌也绝不仅仅包含个人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包括这个人的为人、知识的广博度等综合素质。好的品牌不仅结实、耐用、质地好,还要看上去有档次。所以,我们要把自己训练成像李开复一样既有实干能力、又有自我包装能力的人。那么,要怎样进行自我包装呢?李开复运用在全球知名公司工作的经历,借助与中国青年人的交流,让自己成为众多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我们虽然不能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优点和成功点来为自己做最好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