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之路>“80后”农民山沟里养大鲵 成青年创业致富标兵(一)

“80后”农民山沟里养大鲵 成青年创业致富标兵(一)

详细内容

对大多数农村年轻人来讲,25岁的时候可能事业刚刚起步。可25岁的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共产党员邓庚,却凭着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大山深处发展大鲵繁育和养殖产业,经过10年打拼拥有了近百万元资产,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还带动了乡亲们共同致富。

  15岁因贫辍学回家务农

  邓庚也曾有过靠求学走出大山、跳出农门的梦想。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2000年,正当邓庚即将初中毕业,母亲却患上重病卧床不起,哥哥也生病休学在家。懂事的邓庚暗下决心,要用自己还有些稚嫩的肩膀为父母分担重担,他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回家务农。年仅15岁的邓庚忙里忙外,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少有的闲暇时间里,邓庚站在自家的院场边上,他在思索怎样才能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

  不顾家人反对试养大鲵

  2001春天,邓庚走亲戚时看到表姐夫家养有大鲵,他就想野生的大鲵越来越少,能不能把养殖大鲵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既能保护大鲵又能增收致富?2001年夏天,他四处借钱购买50尾鱼苗,开始了大鲵养殖。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加之初始养殖,邓庚并没有在养殖上面获得多大的利润。 到2005年,市场逐步成熟。邓庚准备加大投入,探索大鲵人工繁育,但当时也很少有成功的先例。所有家人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反对。倔强的邓庚投资2000多元在家门前的河沟里拉起栅栏,购买10条种鱼搞起了大鲵繁殖。

  正当他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的时候,一场山洪冲走了邓庚所有的梦想,大多数种鱼都被山洪冲走了,面对仅剩的几条种鱼,邓庚心里泛起了阵阵酸楚。但是邓庚是一个从不服输的人,他从信用社贷款1.5万元,缠着表哥入股2万元,又四处借钱,总共筹集到资金6万元,重新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他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先从治理山沟生态环境入手,修河堤避洪,在山沟里养殖野鱼。为了学习养殖技术,他第一个在山沟里买了电脑,自费2000余元拉起了互联网。

  历经9年突破繁育难关

  但连续2年,人工繁育大鲵没有一点起色。邓庚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搞起多种特色养殖,养鸡、养羊,以养带养,来维持日常开支和持续投入。

  到了2007年,邓庚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精心呵护的种鱼产出了100余尾大鲵幼鱼。2008年邓庚迎来了大鲵养殖发展的转折点,当年产出幼苗1500余尾,获利40余万元,邓庚不仅还清了所有欠账,还帮助附近的农户发展起了大鲵幼苗养殖。2009年,产出大鲵幼苗3000尾,出售商品大鲵260条,当年获利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