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公司运营>创业公司逃离北京后的成本账(一)

创业公司逃离北京后的成本账(一)

详细内容

像吴雷一样,许多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都在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否离开北京、上海,搬去环境更好、成本更低的二三线城市?

  “决定将公司从北京搬到苏州,相当于我无形当中替公司三十多个年轻人做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未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这个选择一直就在苏州生活下去了,所以我特别害怕这个决定会错。”吴雷说。

  吴雷是电子商务公司欧瑞思丹的CEO,几年前公司总部由北京搬到苏州。在搬到苏州前,他慎重地邀请公司所有员工到苏州考察,大部分员工马上喜欢上了这座江南城市。

  他当时带着员工去了金鸡湖、李公堤,还有苏州工业园区新建的现代化的邻里社区,这里没有北京的沙尘暴、雾霾天气,堵车情况要少得多,生活节奏比北京慢,最主要的是,房价比北京便宜,员工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此后,这家公司的总部由北京搬到了苏州。像吴雷一样,有无数的科技企业正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越来越贵的北京上海,堵车、空气污染、外来户口限制,大部分员工看不到希望……许多创业公司开始考虑离开北京上海。

  那么,哪些创业公司适合搬到二三线城市呢?他们在搬离北京上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呢?本报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欧瑞思丹是一家主营跨国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企业,原来的总部设在北京海淀区。吴雷认为,北京拥有一家刚起步的互联网企业所需要的创业要素――新的想法、完整的产业链、集中的投资公司以及各式各样的人才。

  在北京,欧瑞思丹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业务磨合以及资金融合。它拿到了DCM和德同资本的投资,并将跨国电商业务由日本扩展到了美国市场。

  作为一家依赖于传统制造业供应商的电商公司,随着业务进入扩张阶段,北京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公司贴近供应商的发展需求。“在北京要见到供应商很难,很多供应商还会觉得我们公司比较远,甚至经常不知道公司的总部在哪。”吴雷告诉记者。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吴雷开始考虑搬离北京的计划,他需要寻找一个靠近供货商、靠近出口企业聚集地,同时又有合理商业成本的城市。经过考察,苏州在南京、无锡、东莞、哈尔滨等城市中脱颖而出。

  吴雷带领全体员工到苏州考察后,将总部搬到了苏州。现在,欧瑞思丹搬到苏州还不满一个月,吴雷正在小心翼翼地计算这次搬迁的投入和产出。

  两周的磨合期之后,吴雷和他的公司逐步进入正轨,搬迁工作结束,他们还在苏州当地招了15个员工。令吴雷很欣慰的是,苏州贴近供货商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他回忆,这两周见的供货商,比去年一年在北京见的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