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Zynga为何在中国发展面临窘境(一)
详细内容
这真遗憾。看起来,中国不大像是Zynga的未来。甚至,可能连“现在”也算不上。
一切都像装上了加速器,Zynga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不到5年,已经拥有了每月2亿的活跃用户,并于2011年底IPO成功―是够快的。一年前,《第一财经周刊》就把它比做“硅谷的腾讯”。
它们看上去确实很像。这家网页社交游戏公司毫不忌讳地采用了“山寨”的方法快速抢占了它在Facebook上的地盘,一旦看中有前途的游戏就会迅速推出进行模仿。为此Zynga不断被其他游戏公司告上法庭,甚至一度在一个月内被两个侵权官司缠身。
现在,这家公司正在努力摆脱自己对Facebook的依赖―毕竟这是它在此前其招股书中提到过的最大的风险。
Zynga似乎认定了“快速”这个发展方法,同样适合扩张版图,比如通过收购快速进入国外市场。2010年,Zynga通过收购中国社交游戏公司希佩德,成立了Zynga中国分公司。希佩德的创始人田行智后来也成为了Zynga中国的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经在Google中国负责无线战略业务,并创立过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
模仿好产品和通过收购进入国外市场,这些做法听起来还蛮像一个中国公司,如今,它又有了中国团队。
在成立中国分公司后不久的2010年10月,Zynga中国推出了《德州扑克》的繁体中文版本,成为Zynga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被翻译过来”的游戏。之所以难以称《德州扑克》的繁体中文版为“本土化”,是因为仅仅语言上的转换是远远达不到“本土化”的标准的。游戏作为一个程序和玩家心理与行为的互动方式,在用户的差异性带来的挑战中,语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
Zynga一直使用强大的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行为意义,“快速”的进攻方法并没有让它放弃深入思考。相反,在迅速积累起来的庞大用户群上,Zynga搭建起来了用户数据库,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深挖,为每个新游戏建立数据模型,以帮助项目团队高效开发游戏。
但这份用户数据库是否能在美国之外―比如中国市场―发挥同样的作用,答案可能并不确定。田行智说,“国内游戏玩家与国外玩家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由于国内已经有很多游戏了,对某个游戏的热度可能不是很高,从众心理比较明显。”
目前,Zynga中国在北京办公室里一共有100多名员工,以研发人员为主,投入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游戏的“本土化”上。2011年7月,Zynga中国宣布和腾讯合作,在腾讯的开放平台“朋友网”以及“QQ空间”上线了旗下社交游戏《CityVille》的中文版本《星佳城市》。为了让本土味更浓些,《星佳城市》有了全新的页面装饰设计,并对里面建筑物也进行了中国化,以产生文化上的联系。为了让街景更中国,中文版的《星佳城市》新增了玩家可以向朋友的城市送去街头小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