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郭台铭大陆造就出口盟主--富士康(一)

郭台铭大陆造就出口盟主--富士康(一)

详细内容

十数年前,从投资两个小厂,到今天,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企业,2003年出口总金额达七十三亿美元的深圳富士康鸿海精密,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一手创办的。经过十六年后,郭台铭说,富士康发展很关键的因素,是得益于深圳的移民文化。

  郭台铭说:“深圳移民城市的精神,使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得到融合,在深圳你不会因我是台湾人而感到奇怪。移民文化不会墨守成规,富士康在深圳发展就得益于这种宽容失败,鼓励成长的深圳文化。”

  和在台湾一样,郭台铭对待大陆员工相当慷慨。今年二月四日,在深圳龙华镇某高科技园区召开新春抽奖晚会时,郭台铭也发出了至少二百个以上的五万元(人民币,下同)红包,总彩金超过数千万人民币,八万员工的现场及如此阔气,在大陆还无人出其右。

  目前,富士康在深圳拥有PAQ、IBM、INTEL、DELL等稳定客户群。至2003年底,富士康集团在深圳总投资超过二十亿美元,从2000年起至2003年,出口额分别为十五亿、二十四亿、四十五亿和七十三亿美元。公司拥有的FOXCONN品牌,甚至可影响全球相关产品价格。

  谈到人才问题,郭台铭提出“本土化、科技化、国际化”的要求。他并提出“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的理念。员工说,“富士康是企业,也是一所学校;富士康不仅只经营产品,也经营人才。”为了培养人才,富士康和思科合作,在深圳常设华南互联网培训学院、海外人员外语培训中心和集团信息科技培训基地。

  至于在待人处世方面,深圳市台办人员举例说,2001年6月联电集团董事长曹兴诚赴大陆访问,经过深圳参观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厂区时,按行程安排,中午是富士康宴请,因为两人同是台湾数得出的大企业家,有人认为午饭必定是顿大餐,没想到郭台铭把曹兴诚一行带到厂区一间食堂用餐,用餐完毕,随行人员开玩笑地说:“郭老板,这顿饭一个人花不到二十块钱吧?”

  郭台铭就是这样的人,他说,“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上,我比较有兴趣把钱花在为弱势团体做有意义的事。”在其祖籍地山西晋城,太原理工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他捐款五百万元设立“富士康”奖助基金,并从2001年起,连续十年,每年度出资一百万元在山西设“富士康”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等,为优秀学生和教师提供奖励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