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创业>车库咖啡创始人苏?:创业推动力(一)

车库咖啡创始人苏?:创业推动力(一)

详细内容

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工夫,作为公司职员的苏?的人生,似乎到达了一个足以让人自得的小境界。

  2000年,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苏?和几个发小儿一起凑了4万元钱,在北京西单华威商场开了一家店,代理八亿时空电脑的销售,开到第四个月就开始赚钱。“当时我一天卖15台电脑,给客户报价的时候像表演似的,噼里啪啦就卖出去了。” “由于外力,店开的时间不很长,但还算做得不错。这是我第一次创业。”

  毕业后的苏?加入了富士康富本主板,担任华北地区渠道经理,“其实渠道经理就是业务员,最低的职位,每月基本工资2000元。”再后来他去了当时小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8848,从普通的渠道销售做起,做到负责江苏的代理商,从无到有地建立了南京分公司。

  2006年苏?加入chinacache蓝汛,刚开始是做销售。这个个头不高的北京大男孩总是精力无限。凌晨5点多就自己醒来,打篮球,发微博,骑车二十多公里上班,一周加班七天。第三个月,凭借自己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人脉和多年的经验,苏?签下了光芒国际的大单,随后又签下了几百万的合同。很快,他就成为蓝汛的销售主管。而在销售主管的位置上他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奇迹:一个人的销售业绩是公司全部收入的1/7。

  在工作中,苏?接触了不下2000家互联网企业,其中也包括创业期的开心网和58同城。这些他服务过的客户,接二连三地都成了业界的黑马和资本市场的贵客。苏?干脆建议公司成立战略投资部,苏?担任投资总监――部门里只有苏?一人,单枪匹马,开天辟地。

  2010年10月,蓝汛在美国纳斯达克[微博]上市。刚过而立之年,苏?就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作为公司高管,帮助公司成功上市。“没什么挑战性了。继续下去,不就是重复自己了么?我需要重新开始了。”

  摆渡船的人

  作为投资总监,苏?每天奔波于城市大大小小的餐桌和会议室之间,在这个以交通拥堵闻名的超级大都市里,从早到晚至多只能接触四五个团队。“投资人寻找项目很艰辛,与此同时,大量的创业者又找不到可以与投资者对话的平台。针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服务配套措施太少了。或许,我可以建立一个致力于孵化创业者的平台?这个平台完全开放,欢迎任何创业者和投资者来到这里创业,寻找投资,寻找项目!”

  “将创业者和投资方聚在一起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业。可能因为我在创业公司待的时间久,有一种创业的心态。”

  他想到了两个关键词:车库,咖啡馆。

  此“车库”不是彼“车库”。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加州的一间车库里创立了惠普[微博],乔布斯在车库里创建了苹果,比尔・盖茨在车库里创建了微软[微博],Google也诞生于一间车库。“美国的车库多且价格低廉,这让苹果、惠普、Google等企业在初创时能以极低的成本创业。反观中国,缺少一些适合早期创业的场所。我的‘车库’,是不是能够孕育出中国的微软、谷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