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创业要心态乐观、博大的胸怀和冠军的心(一)
详细内容
我一直在下面感受和吸收大家的正能量,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首先得恭喜大家走过了辉煌的十年,我相信你们下十年,下五十年,一百年都会更精彩。在座的很多人过去创过业,很多人正在创业,也有很多人有意向在将来创业。可是你有没有深层次的想过,你创业目的是什么?你是因为现在工作不顺心,逃脱职场,逃脱办公室政治、约束、官僚、玻璃、天花板,去试试身手,还是很羡慕那些成功认识,像马云、俞敏洪(微博)、马化腾,希望你能功成名就,还是你真正的有激情,有梦想,想做一件实现价值的事情。我想,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两次创业的一些感悟,在这个中间,也希望大家从我的感悟当中体会到一些什么,或者少走一些弯路。
第一,创业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如果在创业当中不想做一个百年老店,不可能做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我第一次在美国创业的时候,当时做软件、航空管理,拿到项目以后,迅速开始写软件,可是写了一年之后,才发现我们那个软件的架构错误,越写到后面越复杂,越写到后面越难改,用专家的话说意大利的通心粉。过了一年,又重新推翻,重新搭架构,重新写软件,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可是这还是一个技术问题,企业更重要的还是文化、核心竞争力。我们在创立1号店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员工,我就和我的搭档刘俊敏(音)在一个小屋里,十来平米,一张桌子,还没有招第一个员工的时候,当时花了非常重要的精力来做事情,就是我们考虑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是什么,我写了两页纸。后来说这个太长了,记不住。我们就把它缩成半页纸,说还记不住。最后变成8个字,最后两个人分头排序,发现完全一致:诚信、顾客、执行、创新。结果,这8个字成了我们企业的基石,而且我们把它落实到我们的每一个行动中去。
第二,创业一定要迎难而上。一些不难的东西,我发现以前想了很多的点子,回头一看别人都做过了,没做的都是一些硬骨头,如果不跃过这个坎儿的话产生价值也很低。即使是一个非常新的点子,如果一些巨头们发现有价值的话,翻个身,就把你压死了。但是,不是说什么难的事情你都去做,一定要知道这个难,难在哪里?另外,你有没有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和工具,最后有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比如我们创业的时候,当时分析做电子商务,早期我在亚马逊做电子商务,而且代表亚马逊到中国来收购卓越的历程,知道中国电子商务的机会是巨大的。
我们就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发现很多垂直领域都有了,有做服务商的,有做图书的,有做各种各样的垂直领域的。我们说为什么不能什么都卖呢?比如卖百货或者快销品,大众所需。我说这个点子应该很好、很新,结果一去看,这个点子并不新,有很多的尝试。我发现这么好的想法,他们为什么没有做起来?我们知道难点在于供应链的管理。知道难点不要紧,因为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不能解决这个难点,有没有价值?我们克服了这个困难以后,发现这个对于我们现在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一是我们避免了当时与其他品类的直接竞争。二是这种大宗所需获取顾客非常快,我们现在有1。5亿的顾客。三是快速消费品的话,顾客购买力非常强,所以迅速帮我们建立一个活跃客户群,为我们后续发展打下基础。难不要紧,我们知道难点在哪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个的把猜想,完全没有办法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