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创业>徐瀚:造就成人的童话本土的平台(一)

徐瀚:造就成人的童话本土的平台(一)

详细内容

  今年六月,没有在电视上播过一集动画片的“阿狸”获得了纪源资本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的投资。这只红色的狐狸是腾讯、新浪等各大网站的表情明星,在线上线下拥有几千万的粉丝,不只是服装饰品这样的大众消费行业,就连地产商也和它进行过合作。

  而在今日辉煌的背后,“阿狸”与它的爸爸―北京梦之城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徐瀚的起步资金,曾经只有两万块钱。

  2006年,还在清华读研的徐瀚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阿狸”的故事,在将这只狐狸的故事在杂志连载的同时,徐瀚还把它做成了QQ表情,免费在网络上传播。“阿狸”的形象渐渐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而徐瀚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笔下的狐狸变成能像日本动漫、美国迪斯尼中的卡通形象一样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

  在动漫产业极其发达的日本,一个动漫形象想要实现从内容到产品的发展,首先要通过在杂志上长期连载得到受众的肯定,在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受众之后,动漫形象再出产品。“但是这样的产业链在中国是不完整的。”这是徐瀚对比中国和美日两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

  鉴于中国动漫缺乏杂志连载的环境和资金的优势,徐瀚决定将“阿狸”粉丝的积累过程放到新媒体的平台上。原创内容+新媒体推广+产品化,徐瀚将这条为“阿狸”量身定制的发展模式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产业链”。

  虽然早在“阿狸”诞生之初,徐瀚和朋友一起拼凑了两万块钱为它注册了公司,但雄心勃勃的“自创产业链”直到遇到于仁国时,才真的动了起来。

  2009年,专注于TMT领域投资的于仁国在看好徐瀚的“自创产业链”和“阿狸”已经形成的影响力后,同徐瀚合作组建了“阿狸”的运营团队“北京梦之城文化有限公司”,并为“阿狸”带来了近百万的投资。目前,团队已经发展到近50人。

  “这样的团队在我们圈里算是最大的”,于仁国说道,“这些人把研发、宣传推广、采购、仓储、销售、授权所有环节都打通了,我们能做好整个产业链,而别人的团队没有这样的规模就只能做其中的一部分。”

  2009和2010年,徐瀚连续出了《阿狸・梦之城堡》与《阿狸・永远站》两本手绘童话,两本书截止到目前为止达到100万册的销量。这不仅意味着一群忠实的粉丝,更意味着“梦之城”有了好的内容做支撑。

  由于目前卡通动漫市场严重的同质化,“阿狸”罕见的手绘童话风格注定特别。而这只狐狸不只是在讲小孩子喜欢的故事,它还传达了包含情感的普世价值,比如和妈妈的依依不舍,比如是否应该活在当下,比如时间与永恒。“阿狸”的故事看似童话,讲的却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种内容的设定,使“阿狸”将自己的受众年龄拓宽到了10至30岁,其中具有经济实力的童话粉丝们,也日渐成为“阿狸”产品的主要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