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其它创业项目>瞄准小众需求的特种纪念册(一)

瞄准小众需求的特种纪念册(一)

详细内容

  收藏爱好者:“这是收藏卡吗?”

  经销商:“对,收藏卡!”

  2003年10月,在北京的邮票市场,一本名为《世纪伟人毛泽东》的高档珍藏纪念册,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同年12月,《百年小平》、《祖国山河一片红》、《独领风骚》等,一系列“红色珍藏册”再一次被收藏爱好者们争相收藏。

  董必武女儿董良?:“他的那个纪念册里头,他对那一段历史,尽量扩展,尽量地收集,所以看这么一个纪念册,对那一段的历史,很形象地保留下来,所以我觉得他这个产品非常好。”

  原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总领队张筠汉:“毛主席对体育很重视,特别是乒乓球队,他接见了三次还是四次,从我们那个时候上学,一直到后来参加工作,因为我们在老解放区啊,所以一直就受到毛主席思想的教育,所以,我一直对毛主席有比较深厚的感情。”

  收藏爱好者陈月琳:“处于对毛泽东同志的崇拜,所以我愿意收藏与毛泽东同志有关的产品。”

  就在收藏爱好者们收藏这一系列“红色珍藏纪念册”的同时,他们也在关注:是谁策划、并制作了这一系列伟人题材的作品。

  收藏爱好者王春明:“我想这一系列的册子啊,这个策划者和制作者,搞这种伟人题材珍藏纪念册,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或者说不是搞历史的,很难做出这种产品来。”

  收藏爱好者周丰:“我觉得搞这个册子的,至少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我想应该是搞人文历史的人,至少是搞人文研究的,或者是一个学术团体。”

  然而,事情并非收藏爱好者们所想象的那样。

  收藏品经营商张向阳:“制作这个产品的人,不是什么文人,也不是什么特别有知识的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出来的人做的。”

  经销商所说的农民,就是这位来自福建建欧农村的矮个子小伙――陈成。陈成年龄虽然不大,但在生意场上却已有六七年的时间了。

  1998年,中学毕业的陈成,从建欧市东游镇东游村来到北京的时候,还只是他表哥图书公司的一名小业务员。

  陈成:“当时我在我表哥的图书公司,主要负责北方市场的图书业务。”

  当时,全国的图书市场十分旺盛,再加上陈成在工作上的勤奋,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陈成依靠做图书业务挣了20多万元。可好景不长,到了2001年,陈成每发一货车图书还挣不到30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