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力资源>将人用活――深挖被埋没的生产力(一)

将人用活――深挖被埋没的生产力(一)

详细内容

王效平、孙晶美、 黄铁鹰的协同作品《微言大义:拯救九州工厂》 ,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升级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本人也曾在《金矿挖掘、价值提升――人才管理的新定位》中提到二战后面临危机的丰田是如何通过挖掘人才潜力进而走出危机的。

  过去飞速发展和腾跃的30年,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各种大好机会面前,面临充足的人口红利,对人力资源进行金矿挖掘和价值提升在意不多、欠账很多。而如今则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产品毛利持续下滑、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外围市场需求疲软等危机。面临这种危机,大多企业叫苦不迭,寻求金融信贷上、税收政策上、工厂搬迁上等外在的挽救措施,但缺乏从内在能量中寻求革新之道。

  内在能量到底有多大?九州工厂的案例中,人员使用缩减一半、产品成本压缩一半,从人均效率上来讲,相对于以前状态增长了4倍。另外再考虑到日本本土的工资水平、材料成本及其其他各种成本,就能感觉到这种内在能量如果放在中国会有多大。

  但现实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这种内在能量的释放方面欠账巨大。根据HAY、才森咨询的研究,大约有60%的中国员工对于工作的承诺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另外有15%左右的员工,尽管承诺度较高,但因为没有得到组织的必要支持,因此无法有效工作并且有很强的挫折感。这种承诺度水平低的状况说明,中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使用是惊人的严重,浪费的资源包括人的智慧、经验、激情、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最终结果来看,约有60%的各级管理和领导者打压或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资源极度浪费的情况?因为习惯!习惯了按照既定的产品、既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简单生产和销售,习惯了把人作为工具和成本进行使用,习惯了官僚式的管理员工工作,习惯了“短、平、快”的企业运作模式,习惯了从各种机会中寻求更高利润区域。总之,是习惯了做简单的加减法。

  “为什么需要日本的本土工厂?本土工厂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日本制造业的优势究竟在哪里。资源匮乏的日本只有人,利用这种仅有的资源开发新技术、创造新的附加值,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户坂修的这种思考,通常适于目前的中国制造业。就是把人用活,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利用资源开发新技术、创造新的附加值。

  把人用活,需要做复杂的加减法

  简单的加法是:一条生产线日均生产1000件需要10人、1万元的原材料,两条生产线日均生产2000件需要20人、2万元的原材料;复杂的加法是:日均生产2000件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而仍需要10人和1万元的原材料,而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所需的成本仅需50万。简单的减法是:到人工成本、原材料更低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同样的产品;复杂的减法是,寻求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生产。这就是简单加减法与复杂加减法的简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