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商业模式>微营销需注意的误区(一)

微营销需注意的误区(一)

详细内容

  万精油和永动机,在这个世界上是否能出现?有点常识的人,都能回答这个最简单的问题。但,互联网界却总有这样类似的言论。说到互联网,总有一批人认为,简单的做一款产品,圈到一批用户,然后开始收钱便盈利了。又或是有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又用上“平台营销”这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下,开始各种“营销”,微营销便是其中之一吧。

  目前,微博,已经迎来四岁的生日,近期,也不断听到众人唱衰,而跟微博联姻不久的阿里,也在自己手机端推起了微淘,最近最火的微营销当属微信。业界基于微营销的话题经久不衰,那我们来看看这些让我们爱的死去活来的微营销吧。

  微博、微信、微淘到底是什么?

  今年6月5日,在北京的一次公开活动上,微信产品总监曾鸣公布了腾讯内部对公众平台的定位:信息流转、连接用户与服务、实现沟通互动。而且也首次更明确的表态:微信不是营销平台。

  从微信官方公开表态中我们不难看出,微信营销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美妙的麻醉剂。

  微信是什么?微信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与朋友、私密关系群体交流的工具。而公众号,对于官方要求而言,是提供信息流转、连接用户与服务、实现沟通互动、服务定制(会员卡绑定、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软硬件交互)的工具。

  相比微信而言,新浪微博于4年前诞生,从邀请码内测那一刻起,微博注定了她是媒体化平台的重要属性,近期由于国家整治,对于微博的管控也越加严厉,越是如此,我们越是不能忽视微博平台的影响力,但微博真适合做营销吗?这个问题虽然问的有点老土,但却值得我们去仔细探讨。目前,相比微信、微淘,微博是唯一一个基于PC端和手机端的平台。

  而微博也更具有自媒体的特点,这也是媒体的传播属性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略微博产生传播的一大助力:互动。

  互联网的最大魅力,就是一个双向的传播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基于一个事件、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各类转发,形成几何级的病毒式复制结果。互动可以是双向的,也可能是多点交叉的。

  微淘,则是近期阿里重磅推出的移动端产品,很像微信中的公众号。但从微淘自己的产品规划来看,微淘还将推出类似开放平台的插件植入,支持晃动手机摇奖、独享优惠推送、粉丝管理等营销工具功能。

  微淘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目前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天猫大力支持,至少目前看上去,他的电商属性最强。

  所以,就目前的基本属性来看,三者都是基于社会化营销微平台,微信更侧重于小圈层的交流,微博侧重于媒体与传播,微淘侧重于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