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商业模式>团购业突现变局 糯米投身百度(一)

团购业突现变局 糯米投身百度(一)

详细内容

  贩卖流量模式变现难

  商户不愿被 “掐脖” 团购业突现变局

  日前Groupon(团购鼻祖,中国团购效仿对象)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再次出现亏损,而相对于此,国内团购TOP5却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如今看来,历经四年多的发展,能够存活甚至领跑的团购企业,往往已在商业模式上发生了改变。其显著的特征是,团购已从过去的主业,变成了业务的一部分。

  事实上,除美团坚守团购外,在其余大佬中,大众点评重拾广告模式、糯米投身百度后搭上LBS,而窝窝则声称自己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活服务电商平台”之路。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团购业正在反思,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尝试。

  贩卖流量模式失效?

  据NIC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传统PC上网比例,而且手机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42%。

  在业界看来,由于生活服务的大多数消费场景发生在线下,这种消费环境与移动端是天然契合的。

  或许正基于此,今年来,各大团购网站纷纷使出招数布局移动端,获取更多的用户流量。美团推出电影、酒店和KTV等垂直细分领域的App,扩大整体的业务线的同时,辅以线下广告进行导流;而大众点评与微信合作,希望微信6亿多的用户给其导流。此外,百度看上糯米,就是想把其地图的LBS服务与糯米的商户打通,流量变现。

  但导流的效果及变现能力,似乎并不如人意。

  从腾讯刚公布的二季度财报,微信给大众点评带来的流量其实很有限。一方面,PC端的流量不会完全实现在移动端的平移,否则BAT也不会通过收购或入股的方式涉足本地生活服务;另一方面,移动的碎片化让流量很难形成垄断。据悉,团购时期初始,“千团大战”的时候,所有的团购公司都去找百度买流量。很快,美团就发现因此而带来的流量转化率都很低,而真正拥有高转化率的流量,很多都是通过那些三四线城市的合作商户,通过线下店面真实带过来的。

  于是,有分析人士指出,移动互联网相比于PC互联网,除了搜索、支付、社交等方面有不同外,最大的不同在于线下商户。线下商户提供“产品+服务”,非标商品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粉丝”经济下,线下商户可以尽可能摆脱入口流量的束缚。有了线下商户的参与,移动互联网对于用户生活的影响更加巨大,同时也爆发更大的市场空间。

  商户不愿被团购“掐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