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创业 何明春的“花样”创业梦(一)
详细内容
43年前,13岁的何明春因意外从二楼摔下,成了脊柱侧弯后突的肢体残疾人;
17年前,39岁的何明春所在的工厂倒闭,她成了一名下岗失业人员;
14年前,42岁的何明春借到了5万多元钱,租了两栋温室大棚,开始了花卉种植;
56岁,何明春的花卉温室大棚规模越来越大,安置了十余名残疾人就业,并免费向30多名贫困残疾人、低保户传授花卉栽培技术……
家住道里区新发镇二场村的何明春年少时,由于一次意外从二楼摔下,造成脊柱侧弯后突的肢体残疾。1994年,何明春所在的化工总厂破产倒闭,她成为了一名下岗女工,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这样断了。患有严重风湿的爱人没有固定职业,正在上中学的大女儿患心肌炎不能参加劳动,二女儿刚刚2岁半,一家人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从倒闭的工厂回到家里,何明春把自己关在家里,一连几天没有出门。前思后想,她擦干眼泪告诉自己:绝不能这样消沉下去,更不能坐等政府的救济,要用自己的努力撑起这个家。凭着不服输的性格,何明春鼓起勇气,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艰苦创业。
下决心容易,行动起来却难上加难。身有残疾的何明春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要想创业谈何容易。1997年,在有关部门及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何明春借到了5万元资金,在新发镇二场村租了两栋温室大棚,开始种植花卉。最开始的时候,她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大棚里温度条件差,实践技术不成熟,自己缺乏营销知识,市场预测不准确,盲目上项目,两栋温室的芦荟从购苗到养植共3年时间,结果没有销售出去,损失达20多万元。这对她这个原本资金不足、负债经营的创业者来讲,无异于天塌了下来,何明春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大病了一场后,她反复思考着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继续,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服输的她最后做出了抉择: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在各级残联的帮助下,何明春意识到,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技术。这之后她认真学习花卉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开始了求学之路。
何明春吸取了缺乏技术、盲目上马的教训,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她从学习园艺基础知识入手,此后的几年里,先后到高等学府进修栽培技术,向养花大户请教,逐步掌握了花卉的栽培技术和营销知识。2008年,何明春顺利通过了国家的资格认证考试,获得了“高级植保证书”和“高级农产品经纪人证书”。
几年下来,何明春不但能独立操作各种花卉的种植栽培,还掌握了比较全面的防病虫害经验,生意逐渐有了一些起色。此后她先后在多处花卉市场设立了自己的摊位,经营各种花卉。由于她培植的花卉品种全、价格合理,受到许多市民的欢迎。随着生意好转,家里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如今她不但还上了20多万元的欠款,每年还能有5万多元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