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创业 家常菜小店受追捧(一)
详细内容
“大毛豆花”是一家普通的家常菜小店,却意外地得到了众多綦城市民的青睐。每天,前来这里用餐的顾客络绎不绝,特别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当河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漾起金色的水波,河边吹起徐徐的微风,这家位于綦江河河畔,梧桐树荫“庇佑”下的小店就成了市民出行用餐的“热门目的地”。
这是綦江农机厂的下岗职工罗雨和家人创下的小小奇迹。
罗雨正在制作豆花
下岗是一种无奈,也是一个机会
“我十七岁就进了农机厂,”谈起十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罗雨一脸凝重,“那个时候没什么理想,从来没想过自己要什么,觉得铁饭碗有保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没有下岗,我肯定还是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
1999年底,农机厂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裁员让罗雨和一大批工人措手不及,罗雨无奈地加入了四处寻找工作的“下岗大军”。当司机、当保安、开游戏厅……能够想到的工作罗雨都尝试过了,始终觉得不适合自己。
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理想。2000年底,罗雨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开餐馆,并且日复一日地坚持了下去。每天,罗雨和家人早上6 点就要起床,忙里忙外,直到晚上11点才能打烊,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是,经过十年的勤恳创业,如今的“大毛豆花”被经营得有声有色,年毛利达到十余万,雇佣下岗职工家属7人充当服务员。
“现在回过头去看,觉得下岗并不可怕,虽然那段彷徨的日子让我觉得很无奈,但正是下岗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清醒地面对人生,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才有了今天的新天地。”罗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非典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好运”
“说办游戏厅吧,看到那些娃娃把宝贵的读书时间浪费在游戏上,我就想到自己就是因为没好好读书才下岗,内疚难受得很,只好放弃了。开餐馆让我很安心。我觉得只要勤勤恳恳地做生意,就一定会出成果。”罗雨向记者谈起自己开餐馆的原因。
“罗雨是个老实人,在这里吃饭我们很放心。”这是记者在“大毛豆花”听到顾客们说得最多的话。
据了解,刚开始“大毛豆花”只有一个雨棚和两三张小桌子,就餐环境不好,顾客很少,,罗雨心里很焦急,想放弃又舍不得,一直赔本经营了两年。
而到了第三年,曾被誉为餐饮界“灭顶之灾”的“非典”竟然意外地为罗雨带来了难得的好运。2003年的“非典”爆发后,“大毛豆花”的生意居然变得好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大毛豆花”吃饭,没位子的时候顾客还不厌其烦地站着排轮子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