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变电制度>变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规范

变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规范

详细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变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人身伤害及人为责任事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省公司《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工作规范》(冀电安〔2007〕29号)。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属各生产单位、县级供电企业,基建单位根据实际参照执行。
第二章 现场作业功能区域划分标准
第四条根据各变电站实际情况,一般可划分为如下八个功能区:设备运行区、设备检修区、工器具摆放区、备品备件区、加工区、废旧物品区、车辆停放区、生活区。
第五条设备运行区、设备检修区根据当日设备运行、检修状况划分,用围栏明显区分。
第六条各变电站根据本站实际划分工器具摆放区、备品备件区、加工区、废旧物品区、车辆停放区、生活区。
1.车辆停放区、生活区的划分用绿漆明显区分,并在功能区域内用黄漆写有相应提示备品备件区、加工区、废旧物品区、车辆停放区、生活区的字样,区域区分线条、提示字样要规范、工整。
2.工器具摆放区、备品备件区、加工区、废旧物品区设置定置标示牌,依据现场实际设置。
3.生活区可划在主控室附近,区域内一般应有饮水处、取饭处、洗手处、剩饭及杂物回收处。
4.车辆停放区一般划在远离设备运行区、检修区,车辆停放区应考虑车辆便于进出,区分到每一辆车的首尾停放位置,写有明显箭头提示字样。
5.进入现场,工器具、材料摆放要求:
①进入现场,班组按场地区域化、摆放定置化的原则,根据提前准备好的现场定置图合理安排工具摆放区、备品备件区、加工区、废旧物品区位置。一般废旧物品区、加工区应离开工作区域,防止影响工作现场正常工作,工具摆放区应便于工作时工具取用。确有必要时一个区域可以分成两个或多个地点。主控室内应设立二次设备检修工器具材料摆放处,有条件的变电站应设立临时工器具材料存放间。
②按照确定的区域放置现场定置牌,包括:
ⅰ工具摆放区:班组工具箱、个人工具箱;
ⅱ备品备件区:新设备、电缆、金属材料、备品备件;
ⅲ加工区:材料加工区;
ⅳ废旧物品区:退运设备、废旧物资
③按照各定置牌位置,将各项物品规范整齐地放置到各区域。现场定置牌一般在此类物品中心位置,面向通道。
④所有物品拆下或使用后应随手放回指定地点。确保现场整洁。
第三章 运行操作标准
第七条运行造作执行六表一制标准:停送电操作顺序登记表,检修设备关联二次设备停投表,检修现场地线使用情况登记表,检修工作票使用情况登记表,一、二次设备验收表,检修组织技术措施表,生产现场安全责任考核制度。
第八条停送电操作顺序登记表使用标准:
1.该表在现场有大型、复杂操作或倒方式时,由指定的接令发票人(停、送电负责人)按照预定的运行方式,结合工作计划进行准备编写,并检查确认签字。
2.该表在使用前,应由班站长、到位管理人员审查认可并签字。
3.该表使用时,应由接令发票人一人持表,根据调度命令,按照操作的次序及关联情况,将当前停、送电操作票发给操作票的监护人,并用蓝钩作相应标注。操作完毕,收回并在操作票上用红钩标注。
4.该表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调度命令进行把关,对于关联操作需要接令发票人现场控制,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的顺序,保证现场倒闸操作的正确性。
第九条检修设备关联二次设备停投表使用标准:
1.该表在现场有大型、复杂操作时,由指定的操作人员按照预定的运行方式,结合工作计划进行关联二次设备的统计,由接令发票人(停、送电负责人)准备编写,并检查确认签字。
2.该表在使用前,应由班站长审查认可并签字。
3.该表使用时,应由接令发票人一人持表,在现场关联操作任务结束后,发给操作监护人,并用蓝钩作相应标注。操作完毕,收回用红钩标注。
第十条检修现场地线使用情况登记表使用标准:
1.该表在有大型、复杂检修现场时,由指定的操作人员按照预定的运行方式,结合工作计划进行现场地线及接地刀闸的使用情况进行编号统计,由接令发票人(停、送电负责人)准备编写,并检查确认签字。
2.该表在使用前,应由班站长审查认可并签字。
3.该表使用时,应由接令发票人一人持表,在现场相应操作任务结束后,发给操作监护人根据操作票执行内容,对地线装设、拆除操作确认签字,并及时收回,便于现场负责人掌握地线的情况。
第十一条检修工作票使用情况登记表使用标准:
1.该表在有大型、复杂检修现场时,由指定的接令发票人(停、送电负责人)按照预定工作计划及接收的工作票进行票号、工作任务的统计准备编写,并检查确认签字。
2.该表在使用前,应由工作票的填写人、现场措施负责人、许可人分别在相应栏内确认签字,并由班站长审查认可并签字。
3.该表使用时,应由接令发票人一人持表,在检修现场所用关联操作结束,安全措施布置完毕并检查完备后,在工作票发出,得到工作票许可人员已开工的恢复并确认无误后,开工用蓝钩作标注,收工或终结用红钩标注。
第十二条一、二次设备验收表使用标准:
1.该表在现场有大型、复杂操作时,由指定的操作人员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及检修范围进行相关设备一、二次情况进行统计,由设备验收人员进行准备编写并确认签字,要求根据检修设备的特点,注明工作中的危险点、控制点。
2.该表在使用前,应由接令发票人(停、送电负责人)、班站长审查认可并签字。
3.该表使用时,应由接令发票人一人持表,发给操作监护人,要求拉合开关、刀闸时认真核对设备编号,执行监护复诵,设备验收完毕必需恢复至原检修状态,发出后接令发票人记录时间并填入表内。
第十三条检修组织技术措施表使用说明:
1.该表在现场有大型、复杂操作时,由班站长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学习后,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及检修范围进行相关设备一、二次情况进行统计,安排各组人员的分工,由接令发票人(停、送电负责人)进行准备编写,要求根据检修现场的特点,应注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2.该表在使用前,应按照学习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
3.该表使用时,应在检修现场进行公示,各个人员根据表内分工情况各负其责。
第十四条生产现场安全责任考核制度使用标准:
1.该制度应用于检修现场,由班站组织全体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各款制度的奖惩条款。
2.进入检修现场前,应按照学习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
3.该制度使用时,应在检修现场进行公示,要求各个人员熟知现场情况及考核明细,各负其责。
第四章 现场安全措施布置标准
第十五条基本要求:
1.变电现场安全设施一般由运行人员设置。依据规程规定可由检修人员协助设置的,在运行人员监护下进行。
2.许可开工后,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设施。
3.工作负责人可根据检修、继电保护、直流、通讯、自动化、试验等各专业自身的工作特点,在原安全设施的基础上,自行补充设置临时安全设施,工作结束后自行拆除。依据规程应经工作许可人同意后实施的,严格履行规程要求。
4.作业过程中,由于妨碍作业需要临时变更安全设施,由工作负责人和许可人共同完成。
5.遇有大风等恶劣天气,运行人员应对室外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紧固,确保安全设施固定牢靠。
第十六条室外检修围栏布置:
1.围栏幢设于工作区与非工作区之间,使工作区与非工作区之间有效隔离。围栏杆下部插入围栏桩,围栏桩设置应整齐、合理,两个围栏桩一般间隔2.5米。警示带应悬挂平整,牢固地悬挂于围栏杆上端。
2.当检修围栏只围工作区时,应留有一个出入口,入口处设立从此出入标示牌,围栏上 止步,高压危险!字样朝向围栏内侧工作区。
3.当检修围栏只围非工作区时,必须保证围栏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不留出入口,止步,高压危险!字样朝向围栏外侧工作区。
4.全站设备停电时,检修围栏的设置按照要求,只围外供电源的运行站变及其带电部位,且不留出入口。
5.自设备区出入口至工作区出入口之间应用红色警示带连接,设置检修通道并保证封闭,止步,高压危险!字样朝向检修通道内侧。检修通道出入口处设置从此进出标示牌。
第十七条室内检修围栏布置:
1.围栏装设于工作区与非工作区之间,使工作区与非工作区之间有效明显隔离。围栏设置应整齐、合理,警示带应悬挂平整。
2.高压配电室部分设备停电检修,停电设备邻近的带电设备前后分别用围栏围好,工作地点至进出的大门之间应用红色警示带连接设置检修通道并保证封闭,止步,高压危险!字面朝向工作区和检修通道内侧,检修通道出入口处设置从此进出!标示牌。
3.控制室、继电保护室及二次设备检修,应将检修设备相邻的运行设备前后分别用围栏围好,运行字面朝向工作区,检修设备的门打开,在工作地点放置在此工作标示牌。
第十八条高压试验围栏布置:
高压试验围栏的设置参照第十六款的要求,但应将高压试验区围成一个封闭区域,止步,高压危险!字面朝向围栏外侧非高压试验区。
第十九条标示牌悬挂要求:
1.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标示牌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所变二次小刀闸)的操作把手上悬挂。
2.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应执行调度员的命令或按停送电联系人要求,在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和拆除。
3.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应面向检修工作侧悬挂:
①在停电工作范围内,悬挂在安全围网、临时遮栏上;
②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悬挂;
③在室外架构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在值班人员的监护下由工作人员悬挂;
④在所有固定遮拦上面向外侧悬挂。
4.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标示牌应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带电架构爬梯悬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站内所有架构爬梯全部悬挂。
5.在此工作标示牌应在工作地点悬挂,按照逐个回路、逐个设备、屏前屏后、电源箱或端子箱前后门、机构箱分别悬挂。所有工作地点(包括室内二次设备和电源箱)都必须有此指示性标示牌。悬空钩挂时,应使用两面在此工作字样的标示牌。
6.从此上下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架构爬梯、铁架和梯子上悬挂。
7.架构上部一侧带电、一侧需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在未交待现场措施之前,其公用爬梯上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标示牌不得取下。
8.现场措施交待完后,许可人将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标示牌更换为从此上下标示牌,并监护检修人员在架构上部面向检修一侧挂好 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工作完毕撤除。
9.危险点标示牌:根据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要求,设置在需要特别提醒和加强监护的地方,并固定牢靠。
①装设位置:
ⅰ与检修设备相邻(地理位置相邻或一次线有连接)的各侧、易造成误登、误碰的带电设备的架构、电杆、固定围栏或柜网门(GIS外壳)上;
ⅱ全站停电时,装设在外供电源的运行站变基础、架构、柜网(室)门上;
②设置要求:危险点标志悬挂应面向工作区域,且固定牢靠。
③悬挂:运行区域内危险点标示牌由运行人员悬挂,检修区域内危险点标示牌由检修人员悬挂。
10.注意通风标示牌:在SF6配电装置室及下方电缆层隧道的门上设置。
第二十条主控室、保护室二次设备安全措施布置要求:
1.控制室、继电保护室及二次设备同一面盘内部分设备停电检修,将该盘内运行部分悬挂运行红布幔,工作场所相邻盘上应整屏悬挂运行红布幔,并固定牢靠。
2.作用于开关跳合的控制、保护、自动装置屏柜在检修工作状态时,屏前、后应放置在此工作标示牌。预试或停电检修范围较大时,在运行状态的屏面上应设禁止性的标志,其它用于测量、远动、直流、低压交流盘等应设提示、警告性标志。
3.单回路或停电检修范围较小时,在工作地点的四周相邻处设运行红布幔标志。
4.每个屏柜为独立的措施布置单位,每排屏面的安全措施布置的要达到整齐统一。
5.主控室内安全措施布置:
①运行红布幔应固定在运行屏面上。每排屏柜所选用的红布样式要基本相同,红布悬挂的位置合适、高度要一致。不得将红绿灯、仪表指示和其它信号遮盖。
②在检修工作的屏前、后下方放置在此工作标示牌,并有防止标示牌挪位措施。
③其它如测量、远动、直流、低压交流屏等可设红色带作为提示性标志;需要在此类屏上工作时可撤出提示性措施,布置在此工作标示牌。
④使用运行红布幔、在此工作标示牌和其它提示性标志,不能系、挂在运行或停运的继电器外壳、保护装置、保护压板、二次接线、接线端子上,严防拖拽造成设备损坏或接触不良。
⑤控制室、继电保护室及二次设备同一面盘内设备部分停电检修,应将该盘内运行部分悬挂运行红布幔,并固定牢靠。
第二十一条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限速行驶、禁止烟火组合标示牌:应设置在设备区入口处,一般朝向进入设备区来人方向,并固定牢靠。
第二十二条一次设备巡视路线图标示牌:应设置在巡视路线的起始设备区入口处,一般朝向进入设备区来人方向,并固定牢靠。
第二十三条限高标示牌:应设置在各电压等级设备区入口处,一般朝向人员行进方向,并固定牢靠。
第二十四条止步,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分闸!、在此工作!、从此上下!等标示牌的设置要求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标示牌应设置牢固、醒目,不得随意放置。
第二十五条绝缘隔板: 所有35kV、10 kV开关柜内作业,其带电的刀闸口必须设置绝缘隔板。
第二十六条接地线、接地刀闸的设置和操作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工作区域内高处有运行的母线、引线等设备时,依据检修位置,设置醒目的 上方带电标示牌。
第五章 检修作业标准
第二十八条检修作业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要求执行。
第二十九条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应本着全面推进、积极实施、持续完善的工作方针,密切结合现场工作实际,做好与现有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管理机制的衔接和融合,紧抓安全和质量两条工作主线,特别要突出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现场工作的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三十条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作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核心,应贯穿现场工作的全过程,对现场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现场工作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实现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三十一条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是一项涉及所有生产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工作,应充分调动所有生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工作的全面推进。
第三十二条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第六章 车辆作业标准
第三十三条车辆到达变电站工作时,按照指定的位置停放。开工后,需要车辆进入设备区时,必须经工作票负责人同意,在工作人员(谁使用、谁引导)的引导下以低速(5km/时以下)行驶,并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三十四条到达工作地点后,司机一般应守侯在驾驶室内。确有必要走出驾驶室到设备区,应戴好安全帽。
第三十五条起重要求:
1.认真进行起重现场的提前准备,每日工作前应进行起重吊绳检查,在作业指导书中要详细列出起重前吊绳检查内容,格式如下: X月XX日,设备吊装前对所有吊绳x T x 条、x T x 条共x条进行详细外观检查,无异常。 检查人:xxx
2.特种车辆使用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向车辆驾驶员交待清楚作业区四周带电设备的位置和安全距离。司机要在作业指导书(卡)上签字后方开始工作。
3.使用斗臂车、吊车作业时,必须明确专人指挥,指挥人应穿指挥服,严禁多人指挥。严禁起重臂、重物下站人,严禁与工作无关的人员在起重区域内行走和逗留。
4.指挥人应检查车辆司机已正确使用接地线,接地端插入土地内应不小于600mm。
5.在进行捆绑时,捆绑完成后,小组负责人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捆绑正确、牢固后方可起吊。
6.大雪、大雾、雷雨、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
7. 吊车、斗臂车进行作业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相应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作业前应放好支腿(吊物超过500kg、松土地上作业时支腿下应垫置道木)调平机架(倾斜度小于3度),不得在支腿未完全伸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作业时应锁住离合器操作杆。
8. 使用斗臂车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斗内工作并使用安全带。
9. 起吊物离地面50-100mm后确认可靠,方可起吊。
10. 禁止用吊钩斜着拖吊重物,起吊重物速度要均匀平稳,放物时不宜速度过快。
11. 特种车辆作业时,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或操作台。
第七章 现场文明准则
第三十六条各检修单位应按照规定时间到达检修现场。
第三十七条着装要求:各单位工作人员要着装统一,工作服要干净、整洁,工作服要穿着规范。
第三十八条乘车要求:全体人员做到文明乘车,保持车内卫生,不准在车内吸烟。带车负责人坐在车辆副驾驶座位,车辆行驶前应按要求佩带安全带,并履行带车负责人职责。
第三十九条进入变电站,所有人员除在指定地点外严禁抽烟。
第四十条工作开始前,现场总负责人召集当日所有工作人员,列队交待当日的公司审批过的作业指导书(卡)、运行方式、检修设备、危险控制点部位及应采取的措施,工作人员要认真听讲,未听清楚可举手提问。
第四十一条工作许可人交待工作现场前,工作票负责人召集小组负责人跟随工作许可人,许可人在前,工作票负责人、小组负责人按照工作票中人员顺序,成列沿设置的检修通道进入设备区及工作地点;工作许可人交待工作现场时,工作票负责人、小组负责人按照工作票中人员顺序要排成行听取交待。
第四十二条在工作票负责人的带领下,工作班成员必须按照二人成行(负责人在左),三人成列(负责人在前,班长或副班长在最后)的顺序,依次沿检修通道进入工作地点。
第四十三条作业人员成行面对检修设备排队,工作票负责人宣读工作票所列内容,依次指明检修区域的停电设备、接地线(接地刀闸)位置、临近带电间隔、带电设备、安全围栏的设置范围、危险点及其防范措施。
第四十四条全部工作完毕后,由小组工作负责人组织自查验收,检查检修设备上有无遗留物等,然后组织工作班人员清点工器具,整理、清扫现场。
第八章 其它标准
第四十五条在设备区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平抬两端搬运,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四十六条室外刀闸检修,在刀闸架构上必须使用安全带悬挂装置,严禁安全带低挂高用。在工作不便时或没有安全保障时,宜使用斗臂车或工作平台。
第四十七条室外避雷器、结合电容器、支持瓷瓶检修工作,在其架构上必须使用安全带悬挂装置,严禁将安全带悬挂在纯瓷制的部件上。严禁人员攀登避雷器、互感器、支持瓷瓶,工作需要时应使用斗臂车或工作平台。
第四十八条使用检修平台或在设备构架上进行的高处作业,必须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和二次保险绳,使用工具、材料时,要使用绳索进行传递,防止误碰、损伤瓷质绝缘部分。使用斗臂车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十条本办法解释权属安全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