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典型事故-开磨检查不仔细缺油烧瓦
详细内容
2001年7月10日#1炉在启动检修后的甲磨时,值班工不认真进行检查,凭感觉行事,致使甲磨出口大瓦严重缺油烧毁。
【事故经过】
7月10日,9时50分左右,#1炉司炉接值长令升负荷,即通知司磨值班工对甲磨进行启动前的检查。10时00分司磨回电话:“甲磨可以启动”,司炉遂启动甲制粉系统加负荷。11时55分司磨检查发现#1炉甲磨出口大瓦冒烟,立即通知司炉停该磨。当时甲磨巡测仪回油温度36℃,经检查该磨大瓦已烧。
【事故原因】
1.司磨值班工在没有对检修后的磨煤机进行认真检查在确保磨煤机大瓦下油正常的情况下,即电话通知司炉开磨,是这次烧瓦的根本原因。
2.磨煤机启动后,司磨也没有进行细致的跟踪检查,使甲磨缺油运行时间延长。
3.司磨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缺乏对检修磨煤机油系统变更情况的了解。
4.司炉对甲磨启动后的电流变化情况监视不够。
5.磨煤机润滑油系统测量回油温度,在表计上很难发现大瓦无油流。
6.下油盒玻璃不清晰,给运行人员监视磨煤机大瓦下油情况带来了困难。
【同类事故】
【案例1】给煤机下煤量小磨后长时间温度高烧瓦
事故经过:1978年11月29日,#3炉运行发现乙台给煤机(振动式)振动小,联系热工处理,并将乙磨热风门关至8-10%的开度,冷风开度50%。但磨后温度一直维持在75-80℃。由于乙台给煤机给煤量很小,乙磨煤机相当于空载运行,累计时间30分钟,热工未处理好,9时停乙磨。10时45分又启动乙磨运行,但给煤机下煤量仍少,11时40分司水抄表发现乙粉仓上侧第四点温度90℃,告知制粉工。12时15分达120℃。13时乙粉仓170℃时制粉工向司炉汇报,直到13时10分粉位4.3米,温度达220℃时,司炉方叫制粉工停磨降粉处理。14时35分粉位降至2米,粉仓温度降至90℃左右,在启动乙磨时,电流表指针到头,光字牌报警,立即停磨。再次启动试验时,司磨发现钢球磨大瓦两侧冒烟,马达未转,已断定大瓦烧坏。烧瓦的主要原因是磨煤机空载运转时间较长,给煤量太小,钢球撞击发热,而热风温度控制较高,运行人员对于磨煤机大瓦温度监控不够,造成烧瓦。因此,运行中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规定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和空载运行时间,防止发生磨煤机烧瓦及粉仓温度过高事故的发生
【案例2】引风机入口挡板未关带负荷启动烧电机
事故经过:1987年6月9日11时10分,#6炉小修中,甲引风机检修后启动时,开关跳闸,6KV33段接地信号发出,电机过流保护掉牌,开关三相油发黑,电机外壳温度高,反负荷侧冒烟,经查电机绝缘损坏。原因分析:就地检查引风机入口挡板被误开,造成电机带负荷启动,表盘开度指示因操作电源断开指示在零位,当时热工有人工作。建议:辅机检修后试转时,所有的检修工作应结束,有关热工表计投入,风门挡板操作试验开关灵活,关闭严密,开度指示正确,就地开度与表盘开度指示一致,就地检查符合规程规定启动条件。
【案例3】油中煤粉多高位油箱断油 磨煤机烧瓦停炉临检
事故经过:1988年6月29日3点30分,司炉发现#2炉运行中的甲钢球磨煤机润滑油压晃动,轴瓦温度由34℃上升至41℃,立即停运检查,经检查发现高位油箱已无油,而“油箱油位低”没报警,“低油位跳磨煤机”保护也没动作。经处理后,5点40分再次启动甲磨,轴瓦温度很快上升至47℃而被迫停磨。乙磨因有缺陷在处理中,无备用磨,助燃油紧张,8点55分停炉临检。#2机于6月30日4时52分并网。
原因分析:(1)润滑油突然中断是磨烧轴瓦的直接原因,而润滑油系统不畅通是造成润滑油中断的主要原因。(2)磨润滑油中断时,“油箱油位低”报警信号没发出,原因为热工信号回路一保险爆,致使该磨断油保护没动作,磨开关没跳闸。
预防措施:(1)做好异常方式下的事故预想和针对性措施,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加强润滑油系统各表计监视。(2)严格执行定期试验制度,接班前后试验热工报警信号是否正常。
【案例4】检修关小下油门检查不力瓦烧损
事故经过:1997年2月28日上午,锅炉检修人员为了消除#2炉乙磨煤机大瓦漏油缺陷,将该磨煤机进油门关小。19时40分运行人员发现该磨进出、口大瓦回油温度上升至105℃,怀疑热工表计有问题(因为未报警),即联系热工人员检查,20时07分助手就地检查大瓦温度确实高,立即停止该磨运行。经检查进、出口大瓦均已烧损。
原因分析:(1)检修关小进油门未于运行人员打招呼,联系不畅。(2)进油门关小后,运行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就地大瓦笛形管下油量减少。(3)润滑油中含有较多杂质,导致大瓦油质差而烧瓦。(4)运行人员监盘不认真,磨煤机大瓦温度高发现不及时。(5)当运行人员发现大瓦温度105℃后,未进行仪表分析和综合分析,也未到就地进行认真检查,工作责任心不强。(6)热工仪表工作条件差,大瓦温度高没报警。(7)异常情况下,事故应变能力差,存在侥幸心理。(8)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力,交接班司磨值班工在就地检查时均未发现大瓦下油量的变化,没有进行认真检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