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析3D技术与蓝光化学效应
详细内容
在人类长时间的发展探索中,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息,时间走到现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们放松休闲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特点也变得更加明显。观看电视电影等已经成为重要的打发时间、进行娱乐的方式,而影音产品无论从显示设备还是音响设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近几年科技的发展使得新鲜技术的应用更加的迅捷,而影音储存以及播放技术也获得了同期的提高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蓝光技术中加入了3D,这两项顶尖技术的融合无疑将为播放技术的前景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3D
3D的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听过3D这个新名词,并且也由于几个外国大片的上映,尤其是《阿凡达》的热映而对于3D的热潮持续不断,可以说3D技术是比较贴近我们生活也是很快被人们所追捧和接受的新技术。
其中的英文字母D是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而应用到了电影领域就是指的人们看到的画面是个三维的,而不仅仅是我们常见的平面表现那么干巴巴,更加有立体感。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闭上一只眼试一下,看看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别。
根据上述的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光原理”
什么是蓝光
1.蓝光的定义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iompany/detail19.html" target="_blank">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 蓝光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电影到游戏到音乐,无处不存在蓝光的身影,并且得到了大多电子厂商的支持。
但是幸运的是,蓝光的播放器也并没有放弃兼容上一代的DVD。蓝光播放器可以播放DVD,并可播放大部分CD,所以选择了蓝光格式并不代表你需要替换你手头的DVD珍藏。可是,由于DVD播放机是使用红色激光去读取数据而蓝光光盘是用蓝色激光存储数据的,你的DVD播放机上将不能播放蓝光光盘。
蓝光协会的作用
蓝光光盘格式是由蓝光光盘协会(BDA)开发的,蓝光光盘协会是一个由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电脑公司及媒体发行商巨头组成的组织,成立于2004年5月22日。目前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70家会员公司。
早在2002年2月,索尼、飞利浦、松下等九家核心公司向全世界共同发布下一代DVD光盘格式标准--蓝光标准,到2004年BDA(Blu-rayDiscAssociation)的成立,协会持续发展,至今已有超过180家厂商加入。蓝光光盘协会已经成为了最具世界上影响力的光盘格式标准制定与推广者,和全球下一代DVD标准的唯一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