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3亿元,看看这家潮流B2C如何做到的?(一)
详细内容
最近两年,市场一直都在唱衰垂直电商,例如巨头的挤压、流量太贵等。今天说的这家电商是做潮流服饰的垂直B2C,它不打价格战、不砸钱买流量,2008年上线,稳扎稳打,去年的销售额近3亿元,并且,现在已经盈利了!
起步:从杂志开始
YOHO!有货的母公司是南京新力传媒,是一家专业的潮流杂志媒体。旗下包括《YOHO!潮流志》、《YOHO!GIRL》、YOHO!社区等。
2005年创刊的《YOHO!》,投放市场后获得了目标人群的青睐,公司当年便实现盈亏平衡。到了第二年,杂志已经盈利了。
由于杂志销量的不断增长,收到的读者反馈也在增多。很多读者问《YOHO!潮流志》上展现的衣服在什么地方能买到?“当时每天都能接到上百个反馈,我们在想是不是应该进军电商了?”2008年下半年,YOHO系列的杂志仍然正常运营,同时上线独立的电商部门。
小而美的典型案例
进入2013,平台电商已经迈入了淘汰赛,京东、亚马逊中国基本锁定了自营B2C的前两名,备靠大树的两个富二代易迅、1号店在奋力角逐第三名。至于垂直电商,虽然一直有唱衰的声音,但也不乏做得风生水起的,例如限时特卖领域的唯品会,去年已经赴美上市,目前市值达到16亿美金。至于小而美,淘品牌上的案例比较多,例如三只松鼠、阿芙精油等,都是在一个细分的领域,把品牌、产品做到极致。
同为垂直电商,但YOHO!有货和麦考林、凡客这样的自有品牌电商不同,YOHO!有货做的是分众电商。YOHO!有货的品牌运营主要有三种方式:联、代、销。联,指的是和一些大牌一起运作一个款式系列,风险、收益共担;代,指的是代理一些品牌的部分款式,例如YOHO!有货线上独家发售的耐克潮流品牌线,包括耐克运动生活系列和极限运动系列;销,指的是品牌商自己在YOHO!有货上开店,销售自己的品牌(通常是设计师品牌)。
在当前各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的渠道商就会有很强的话语权。一如平台型的京东、限时特卖的唯品会,由于销售额巨大,不仅拥有账期的优势,还可以拿到品牌商的返点。YOHO!有货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由于很多设计师都是艺术出身,很难去掌控“全产业链”。而YOHO!有货可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设计师只需要挖掘最新潮的款式,YOHO! 有货再挑选适合售卖的,让设计师省去了很多后顾之忧,效率也大大提高。据钮从笑透露,目前有点设计师在YOHO!有货上每个月的销售额达数百万元,并且还不在少数。
可以说,YOHO!有货盘活了很多小的品牌设计师,为别人创造了价值,也为自己带来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