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与控制力失衡的悲剧――另类视角看安然(一)
详细内容
一、引言:安然公司的破产
安然公司(Enron)成立于1930年,最初是以得克萨斯州为基地的天然气管道运输商,于1986年以24亿美金收购了另外一家公司,并改名为安然公司。在更名后的短短十几年中,安然公司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供应商和交易商,其业务范围还涉及商品运输、化工、宽带、水务、纸业、塑料,以及金融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雇用2万多名员工,其业务遍布欧洲、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1996年安然公司的收入是133亿美元,到2000年时总收入则达到1008亿美元。它的收入增长速度在美国几乎是最多的。在2001年《财富》杂志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排行榜中名列第16位,在全球能源行业中排名第一位,公司价值和规模一直排在美国的第7名,在2001年美国50家增长最快的企业中排在30位。安然公司曾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连微软公司也赶不上。在近年来评选的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中,安然公司经常名列其中。如2000年最适宜工作的100家公司中安然排名22位。由于安然公司向人们呈现出了高速成长的业绩,备受业界关注,一度成为各类财经报纸杂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公司之一。安然的成功一直是作为MBA教学或咨询公司的经典案例来学习研究,安然公司在战略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例如业绩分级考核评分方式、独特的企业文化等,也深为业界所推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号称管理规范而且勇于创新的快速增长的明星式的公司却在
二、创新力与控制力统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创新力――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
对“创新”(innovation)一词的含义,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熊彼特,1990)认为,创新、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其后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对创新做出进一步的阐释(德鲁克,1989):“创新是大胆开拓的具体手段。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事实上,创新创造出新资源……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新潜力的行为,就是创新。”因此,从熊彼特和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延伸,所谓“创新力”就是企业在市场中将企业要素资源条件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企业获得更多的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差异性的能力,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