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税收筹划>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机制(一)

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机制(一)

详细内容


  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使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成为热点问题。税收筹划不仅符合税法的规定,而且符合税法的立法意图。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无疑是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由于企业所得税难以转嫁、相对而言税负重,而且由于其税负弹性大、可筹划空间大,故而成为企业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税收筹划时的首选税种。本文提出了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以保证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效果与效率。
  
  为确保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在我国的有效开展。提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美国财务报告采用原则基础会计》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以后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既不是“规则导向”模式,也不能是“纯原则导向”模式,而应是“原则基础会计准则”模式,即目标导向法。

  一、正确定位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

  (一)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有效开展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定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税收筹划目标,是指通过税收筹划要达到的经济利益状况。它决定了税收筹划的范围和方向,是税收筹划应当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目前的理论与实践中.对税收筹划目标的定位存在着定位过窄和过宽两种错误认识。一是目标定位范围过窄。认为税收筹划的目标就是最低纳税或节税。对此,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使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负降低了,但如果税收筹划目标的定位存在错误,无疑是南辕北辙。因为税收筹划属于企业理财的范畴,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要考虑节减税收,更要考虑纳税人的综合利益最大化,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对于纳税人而言。

  在既定纳税义务(如既定的投资与经营地点、方式、内容)的前提下,税收是一种绝对成本,选择节税方案一般可以减少绝对的税款支出,增加税后利润,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但是。在未定纳税义务(如有多个投资和经营方案可供选择)的前提下。税收是一种相对成本,节税方案未必就是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纳税方案。二是目标定位范围过宽,认为税收筹划的目标不仅包括节税。而且包括避税。将避税纳渗透纳税人税收筹划的目标之中,不仅会误导纳税人,而且也不利于税收筹划事业的发展。因此。将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应定义为:在法律认可且符合立法意图的范围内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这种定位,既克服了节税目标的狭隘性。又排除了不符合立法意图的避税问题,是企业定义其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目标的正确选择。

  (二)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派生目标是涉税零风险

  如果说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是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第一个目标,那么。

  实现涉税零风险就是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第二个目标。也是税后利润最大化这一税收筹划根本目标的派生目标。涉税零风险指企业受到稽查以后,税务机关做出无任何问题的结论书。即,税务稽查无任何问题。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通常会面临着三种不同性质的稽查: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举报稽查。因此,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为了实现日常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必须要强化其内部管理制度,尤其要着重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创造平稳、有序的内部税收筹划环境,以备顺利通过稽查部门的日常检查;为了实现专项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有必要根据历次接受专项稽查的经验,按“专项”有针对性的准备齐全各项备查资料,特别是对于涉及某项减免税的一系列申请、审批文件,更要严格、规范的建档保存。

  做到经得起稽查;为了实现举报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除了要在日常税收筹划中注重保持合法、谨慎的工作作风外,还要在遭遇举报稽查时保持冷静的自查态度,并且要与税务稽查部门充分沟通,力争规避涉税风险。必要时.企业还要做好抗辩以及提请复议乃至诉讼的准备。力争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对税法的理解不到位,普遍存在着税收风险较高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需要把规避税收风险、实现涉税零风险纳入进来。这使得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二、建立企业新所得税税收筹划的一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

  第一,企业的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入行。

  第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

  第三,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

  (二)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在选择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即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所得税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三)可行性原则

  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要根据纳税人的客观条件来进行量体裁衣。另外,税收筹划的可行性还应该详细表现为“程序流畅”,即在税收筹划方案的整个执行过程中,无论是会计凭证的获取、会计账项的调整,还是纳税申报表的最终完成。都应该是顺利、流畅的,不应该因为受到阻碍而无法入行或付出额外代价。

  (四)有效性原则

  对纳税人有关交易行为所进行的税收筹划,一定要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同时优化税收、节约税款。另外,有效原则还要求所进行的所得税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不是为了筹划而筹划,当税收目标与企业目标发生冲突时。应以企业目的作为首要选择,这样也易于被税务主管部门所认可。

  三、确定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步骤

  (一)搜集和准备有关资料

  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纳税义务人必须准备相关资料以备参考。特别是最新税收法规资料、最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资料、政府机关其他相关政策;最新专业刊物;生效期内的内部资料等。

  (二)制定税收筹划计划

  税收筹划者或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纳税人的要求和情况制定尽可能详细的、考虑各种因素的纳税计划。税收筹划者应该首先制定供自己参考的内参计划。包括将来要向纳税人提供的内容和只作为自己参考的内容如:

  1.案例分析;

  2.可行性分析;

  3.税务计算;

  4.各因素变动分析;

  5.敏感性分析等。

  (三)税收筹划计划的选择和实施

  一项税务事项的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制定人可能不只一个,税收筹划者为一个纳税人或一项税务事件,制定出的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因此也往往不止一个,这样。在方案制定出来以后,就要对税收筹划方案入行筛选。选出最优方案。筛选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选择节税更多或可得到最大财务利益的筹划方案;

  2.选择节税成本更低的筹划方案;

  3.选择执行更便利的筹划方案。

  四、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的适用建议

  (一)以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构成要素为基础,进行税收筹划的详细方法

  1.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的税收筹划意义

  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是新企业所得税最基本、最固定的构成部分。以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为基础建立企业新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适用性分析

  如果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或者虽然生产经营规模大。但经营业务单一、会计基础好,则可以采用以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为基础的企业新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