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地理教案>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详细内容

高二年级_地理学科导学案        审核:
授课时间:     班级: 高二( )   姓名: 小组:
课题: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海洋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与危害
2.生物灾害的种类、危害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重点难点预测】 海洋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与危害
【学法指导】 自学辅导 小组讨论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之【知识梳理】 第二课时 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三、海洋灾害
1.概念: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 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 的自然灾害。
2.风暴潮:①概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由 气旋或 气旋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②分类: 带风暴潮和 带风暴潮。③危害:风暴潮可以颠覆 、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 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其他海洋灾害: 、海浪、海冰、 等。
四、生物灾害
1.概念:由 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2.农林牧生物灾害:①概念:在农耕区、林区、牧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在农作物、 、 等生物中,病害、 、草害、鼠害暴发或流行的现象。②危害:常常给农业、 、 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①概念:由于人们 、 或雷电、煤等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 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②危害:除烧毁大量 、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外,还会对特定地区的 产生不良影响。
【合作探究】:
1.两种风暴潮的比较
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发生时间
成因

特征

发生地区
2.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
2.生物灾害
农林牧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概念

成因

危害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比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受灾体特性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

北纬20~50°之间的自然灾害带
【展示提升】:由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达标测评】
1.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 )
A.外来病原体入侵 B.有害生物的大规模繁殖
C.适宜的气候条件 D.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的减少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2~4题。
2.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气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4.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B.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
C.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
D.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
5.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关于海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啸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B.海啸是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C.只有海底地震才能诱发海啸 D. 海啸能瞬间形成滔天巨浪,摧毁堤坝,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 亳克/升的自然灾害。
11.2006 年1 月20 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  )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 ②③⑤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C.③D.④
13.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
14.我国很多地方都分布有虫神庙,由此可以判断当地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病害 B.干旱 C.洪涝 D.鼠疫
15.下列关于森林过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火灾是一种自然灾害
B.森林火灾的主火源是天然火源
C.森林火灾的危害大小与风力的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有关
D.森林火灾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点击高考】
(2009年山东高考文综)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次)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贵州2135545000000368
四川2372680000003
云南25104534155190000006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备 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