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1全册教案
详细内容
[讲述]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
[回答](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从而使细菌死亡。
(2)误服重金属盐,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浆,以吸收重金属盐解毒,免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中毒。
(3)用卫生酒精擦洗皮肤,能使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达到消毒杀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使标本透明而不浑浊,说明甲醛溶液能长期保存标本,不影响展示效果。
3.颜色反应
[实验1―4]
[讲解]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板书]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阅读] 相关内容说出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搭配食物的营养作用。
[讲解] 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注: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阅读]资料卡片――酶,总结酶的特性。
[总结]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有条件温和、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
[课外作业]P18、P19两个实践活动。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硫酸铜 B、苯酚 C、乙醇 D、硫酸铵
2.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3、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组成上只有碳、氢、氮三种元素
B.氨基酸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C.蛋白质水解得到α-氨基酸
D.氨基酸分子结构中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但氨基酸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
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麦芽糖和稀硫酸共热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有固体析出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 D.氨基酸加入盐酸
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中毒,这是由于它使人体内的蛋白质
A.发生了水解作用; B.发生了盐析作用;C.发生了变性作用; D.发生了分解作用。
6.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光线的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凝聚_。它是不可逆的,所以用高温和紫外线消毒,就是使细菌的菌体蛋白质变性。
7.脂肪、淀粉、蛋白质被称为人类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的共同性质是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它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人体内各组织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8.缬氨酸是一种中性的α-氨基酸,分子量117,经分析测得含氮12%,每一个缬氨酸分子中碳原子数是氮原子数的5倍,氢原子数是碳原子数的2倍再多一个,已知缬氨酸的碳链上有支链,且氨基与支链在不同碳原子上,写出缬氨酸分子式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井用系统命名法加以命名______。
α-氨基-β-甲基- 丁酸
[板书计划]
二、蛋白质性质
1.盐析
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盐析是可逆的,
2.变性
3.颜色反应
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教学反思:
课题: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2.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 调查、查阅资料并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人体常量与微量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课]在20世纪,科学家发现只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水的饲料喂养,实验动物不能存活。但如果在饲料中加入极微量的牛奶后,动物正常生长。科学家反复实验后认为,动物膳食中除含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水外,还必须含有微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板书]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阅读]资料卡片---维生素的发现
[交流]你知道的维生素有那几种?它们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一、维生素
1、维生素的作用
[讲述]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必须由食物供给。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上无同性,通常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名称来源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豆,瘦肉,谷类外皮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
维生素B2蛋黄,绿叶疏菜等口角炎,舌炎,皮炎等
维生素C新鲜水果,蔬菜坏血病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肝,蛋黄,鱼肝油,奶汁,胡罗卜等夜盲症,皮肤干燥
维生素D鱼肝油,肝,蛋黄,日光照射佝偻病,软骨病
[板书]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C。
[演讲故事]著名探险家雅克•卡蒂尔的历险故事。
卡蒂尔在1534年11月至1535年4月间率一队船员在考察圣劳伦斯的加拿大湾。当时有数周的时间,他们被坚冰困在海湾里出不去,渐渐的他们都出现了以下症状:牙龈出血、皮肤反应性青紫、身体虚弱、易怒、肌肉隐隐作痛、关节痛。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魁北克印弟安人,印弟安人让他们喝一种由当地生长的一颗大松树的叶子和皮制成的茶,这种茶竟然神奇的治好了他们的病。马斯魁勒(Masquelier)博士受此启发,开始研究该树种的树皮于1951年提取OPC成功,并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19年后,即1970年,他成功的从葡萄籽中提取了纯正的OPC,含量高达95%以上,而且无论浓度还是抗氧化作用都优于松树皮提取物,患者服用后都感觉更有效。OPC即维生素C。
[板书]2、维生素C
[讲解]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6H8O6,是水溶性维生素,溶液显酸性,有可口的酸味。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水果中又以柑桔类含量较多,蔬菜中青色者含维生素C较多。人工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又叫抗坏血酸,是人体中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维持牙齿、骨胳、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具有解毒作用。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并能预防肿瘤。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尤其是绿叶蔬菜,西红柿等酸性水果和豆芽中含量较高,缺乏时使人得坏血病表现为骨胳脆弱等症状。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
[板书] 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
[结构]
[查询]根据维生素C结构推断它具有那些性质?
[回答]加成、氧化、水解等。
[例析] 研究性试题: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可能得坏血病,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性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量较高,如维生素C在新鲜的橙汁中含量500mg/L左右。学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中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的分析报告。
I、测定目的:测定某中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II、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III、实验用品及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
②试剂:指示剂 。维生素C溶液(浓度7.50×10-3mol•L-1)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IV、实验过程:
⑴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
⑵打开:软包装,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用 仪器向锥形瓶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V、数据记录与处理: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
(ml)标准碘溶液体积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体积(ml)
第一次20.000.2415.22
第二次20.000.1015.11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VI、问题讨论
⑴橙汁和碘溶液分别盛放在何种滴定管中?
⑵滴定时能否剧烈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⑶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
A、是 B、可能是 C、不是
⑷制造商可能采取的的做法是[ ]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⑸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
A、同意 B、不同意 C、调查后再作结论
分析:①根据题意信息维生素C水溶液显酸性,所以把它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碘溶液具有氧化性同样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②反应原理是用碘氧化维生素C,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当维生素C被碘氧化后继续滴入碘溶液使淀粉溶液变蓝。
③由于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所以滴定时不能剧烈摇动锥形瓶。④维生素C溶液的体积为20.00ml,与之反应的贷内溶液的体积为两次滴定的平均值15.00ml。
由反应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维生素C的浓度C=5.6×10-3mol•L-1,即每升溶液中含有C6H8O6 质量为985.6mg/L。⑤信息中新鲜橙汁维生素C的含量500mg/L左右,计算结果远大于此数据,说明此橙汁
肯定不为天然橙汁。对于制造商而言需要作调查后才能下结论。
[作业]P25 1、5、6
[板书计划]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
1、维生素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维生素C。
2、维生素C
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
例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讨论]“是药三份毒”谚语。
[查阅]兴奋剂、毒品。
[交流]兴奋剂:
兴奋剂作为一种短期提高体育成绩但对身体造成极度危害的药物,已经像幽灵一样附着在人类体育运动的许多领域,玷污着人类崇高的体育精神。那么什么是兴奋剂呢?
兴奋剂实际是禁用药物的统称,即凡是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有害的药物都是兴奋剂。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仅能提高成绩而不损害身体的兴奋剂。
由于兴奋剂的主要功能是用强加的方法来改变身体的机能,而这种改变必将导致身体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自身原有的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形成人体对药物的长期依赖及这种依赖的不可恢复性,甚至导致猝死的发生。
不同种类的兴奋剂对人肌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像刺激剂就对增加反应,提高竞争意识有作用。蛋白同化制剂则增加人体肌肉,增强体能。阻断剂能增加动作稳定性。利尿剂能够减轻体重,还可以利用它的强排泄作用掩饰其它的兴奋药物。
[交流]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前,我国吸毒者常用的毒品是:海洛因、鸦片、大麻、冰毒、摇头丸等。
鸦片,又称阿片,包括生鸦片和精制鸦片。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浆汁渗出,并凝结成为一种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这就是生鸦片。精制鸦片亦称"禅杜",即经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另外还有鸦片渣、鸦片叶、鸦片酊、鸦片粉都是鸦片加工产品,均可供吸食之用。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戒断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海洛因品种较多,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西南亚海洛因、中东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
[特殊班会]“拒绝毒品、关爱生命”(班主任等共同组织)。
[课堂例题]
例题1:鸦片是一种容易上瘾的毒品,其毒性主要是来自下列哪一个化合物
(A)海洛因 (B)安非他命 (C)吗啡 (D)尼古丁
解析:(A)海洛因:化学结构类似吗啡,属白色晶体纯度较吗啡高,比吗啡更易上瘾,属于植物碱。(B)安非他命:白色,无臭有苦味晶体,沸点为320℃;化学式为:C9H13N。(C)鸦片中含有20多种植物碱,其毒性主要由吗啡所造成。(D)尼古丁的分子式为:C10H14N2,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刺激肾上腺素,使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答案(C)。
例题3: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吗啡分子中C、N、H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71.58%、4.91%、6.67%,其余是氧。
(1)通过计算得出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超过300) 根据已知数据,可计算氧的质量分数为:l-71.58%-4.9l%-6.67%= 16.84%,则吗啡中C、H、N、O原于数最简整数比为C:H:N:O=17:19:1:3,则最简式为:C17H19NO3式量为12×17+1×19+14×1+16×3=285。因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故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最简式式量即 285。;吗啡的分子式是就是最简式C17H19N03。
(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醋。则海洛因的相对分予质量是因为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据酯化反应的过程:CH3COOH+R-OH→C H3COOR+H2O 则每1分子CH3COOH参加酯化反应所生成的酯比原来的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60-18=42。由于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吗啡增加42×2=84,所以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5+84=369。;分子式是C17H19NO3+C4H4O2=C21H23NO3。
例题4: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中的主要成分为大麻酚,已知其分子式为 C21H26O2。大麻酚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1H26O2 +53O2 燃烧 42CO2+26H2O 。
例题6: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1839年6月,收缴到的110万千克鸦片被集中运到虎门海滩,和数以万担生石灰十起投入挖好的销烟池中。-随着大网拉起,海水灌进池中,顿时地中热浪翻滚,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作用;鸦片被全部销毁。鸦片是黑色青状物,它含有二十多种成分,吗啡和罂粟碱是其中有效成分中较主要的两种
在吗啡和罂粟碱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基团是(“-CH3”、“-CH2-”等键烃基除外)_____________,所以它们都可以看作是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能与 NaOH溶液发生中和的是(填物质名称)____________,lmol这种物质能被 ____________mol NaOH中和。
较强的碱性和较高的温度是鸦片在池中被销毁的原因之一。海水灌进池后;产生较强碱性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这是一个____________反应,所以产生较高的温度。
答案:苯环(或苯基)、吗啡、2、CaO+H20=Ca(OH)2、放热。
[小结]略
[作业] P43 4、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