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同步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详细内容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庠(yáng) 薄赆(jìn) 谄笑(chǎn) 主簿(bù)
B.莲萼(è) 名姝(shū) 宝珥(ěr) 萧瑟 (sè)
C.钟馗(kuí) 贾竖子(gǔ) 隐讳(huì) 相偎(wēi)
D.贫窭(jù) 亵渎(xiè) 教坊(fāng) 顷刻(qǐng)
解析:A项中“庠”应读“xiáng”。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纳栗入监 权作浮居 屏去左右 素性方严
B.教坊落籍 山水之废 观者如堵 惑于浮议
C.凑聚将来 剪江而渡 鸾鸣凤奏 萍水相逢
D.仓猝难范 说得入港 疏不间亲 命之不辰
解析:A项中“纳栗入监”应为“纳粟入监”;B项中“山水之废”应为“山水之费”;D项中“仓猝难范”应为“仓卒难犯”。
答案:C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在京坐监(坐监牢) 可怜一片无瑕玉(玉上的斑点)
B.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任意挥霍) 郎君游资虽罄(旅费)
C.连下处也没有了(寓所) 落得一场亵渎(污辱)
D.那烟花也算定你没处告债(乞求借贷) 倘得玉成,决不有负(好意成全)
解析:A项中的“坐监”意为“在国子监读书”。
答案:A
4.对原文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十娘虽为名妓,但不甘作王孙公子们追欢取乐的玩物,真诚地追求爱情,并为此不惜牺牲一切。
B.李甲是一个庸懦自私但忠于爱情的纨绔子弟。
C.作者将杜十娘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运用细节、言行等描写,并与李甲对比,使塑造的形象个性鲜明。
D.作品除了反映杜十娘对真正爱情和人性尊严的渴望外,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丑恶。
解析:李甲是一个庸懦自私的纨绔子弟不错,但他并不忠于爱情,而是一个见利忘情、伪情薄?之徒,所以B项不正确。
答案:B
5.下列句中表现杜十娘心思细密、处心积虑的一句是( )
A.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 B.前出都之际,假托众姊姐妹相赠,箱中韫藏百宝。
C.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D.我与李郎备尝艰辛,不是容易到此。
解析:A项表达了对孙富的痛恨,C项表达了对错认李甲的悔恨,D项表达了对往事不堪回首的回顾。B项才是表达了杜十娘心思细密、处心积虑。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
却说杜十娘在舟中,摆设酒果,欲与公子小酌,竟日未回,挑灯以待。公子下船,十娘起迎。见公子颜色匆匆,似有不乐之意,乃满斟热酒劝之。公子摇首不饮,一言不发,竟自床上睡了。十娘心中 a ,乃收拾杯盘,为公子解衣就枕,问道:“今日有何见闻,而怀抱郁郁如此?”公子叹息而已,终不启口。问了三四次,公子已睡去了。十娘委决不下,坐于床头而不能________(mèi)。到夜半,公子醒来,又叹一口气。十娘道:“郎君有何难言之事,频频叹息?”公子拥被而起,欲言不语者几次,扑_______(sù sù)掉下泪来。十娘抱持公子于怀间,软言抚慰道:“妾与郎君情好,已及二载,千辛万苦历尽艰难,得有今日。然相从数千里,未曾哀戚。今将渡江,方图百年欢笑,如何反起悲伤?必有其故。夫妇之间,死生相共,有事尽可商量,万勿讳也。”
公子再四被逼不过,只得含泪而言道:“仆天涯穷困,蒙恩卿不弃,委曲相从,诚乃莫大之德也。但反复思之,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恐添嗔怒,必加黜逐。你我流荡,将何底止?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日间蒙新安孙友邀饮,为我筹及此事,寸心如割。”十娘 b 道:“郎君意将如何?”公子道:“仆事内之人,当局而迷。孙友为我画一计颇善,但恐思卿不从耳!”十娘道:“孙友者何人?计如果善,何不可从?”公子道:“孙友名富,新安盐商,少年风流之士也。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仆告以来历,并谈及难归之故。渠意欲以千金聘汝。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而恩卿亦得所耳。但情不能舍,是以悲泣。”说罢,泪如雨下。
十娘放开两手, c 一声道:“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__________,诚两便之策也。那千金在那里?”公子收泪道:“未得恩卿之诺,金尚留彼处,未曾过手。”十娘道:“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挫过机会。但千金重事,须得兑足交付郎君之手,妾始过舟,勿为贾竖子所欺。”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________(diàn)绣袄,极其华艳。香风拂拂,光采照人。装束方完,天色已晓。
孙富差家童到船头候信。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乃催公子快去回话,及早兑足银子。公子亲到孙富船中,回复依允。孙富道:“兑银易事,须得丽人妆台为信。”公子又回复了十娘,十娘即指描金文具道:“可便抬去。”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乃手把船舷,以手招孙富。孙富一见,魂不附体。十娘启朱唇,开皓齿道:“方才箱子可暂发来,内有李郎路引一纸,可检还之也。”……又对李甲道:“……妾椟中有玉,恨郎__________。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于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骂李公子负心_________(bó xìng)。公子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
三魂渺渺归水府,七魄悠悠入冥途。
当时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竟日( ) (2)颜色( )
(3)渠( ) (4)聘( )
(5)爽( ) (6)发( )
7.按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扑_________(sù sù) (2)不能_________(mèi)
(3)花_________(diàn)绣袄 (4)_________(bó xìng)
8.在a、b、c处填入相应的词语。
A.冷笑 B.大惊 C.不悦
9.“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中“四鼓”相当于( )
A.四鼓即丑时,相当于凌晨1时至3时。 B.四鼓即寅时,相当于凌晨3时至5时。
C.四鼓即子时,相当于23时至次日1时。 D.四鼓即卯时,相当于凌晨5时至7时。
10.根据上句,运用对偶的知识,试着写出下句。
(1)发乎情,_____________。
(2)妾椟中有玉,恨郎_____________。
(3)恩深似海恩无底,_____________。
(4)声飞霄汉云皆驻,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选自《醒世恒言》,它是“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一。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三言”是明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B.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而聪明的女子。她追求纯洁、自由、幸福的生活。不但爱憎分明、坚强不屈,而且老练谨慎、机智精明。如鸨母晓得李甲囊无一文意欲用计赶走李甲时,杜十娘将计就计,这反映了她的机智;她痛骂孙富、怒斥李甲后抱匣跳江表现了她不愿向卑污的社会势力妥协的精神。
C.李甲为杜十娘赎身,甘受别人的冷眼;因借不到银子而痛苦地“流下泪来”。但他始终没有摆脱掉封建社会“父子天伦”关系的束缚,卑怯、自私的李甲最终背叛了杜十娘纯真的爱情。显然,杜十娘悲剧的发生和李甲没有多大的关系。
D.小说艺术技巧纯熟,语言丰富老练真实而富于个性化;杜十娘的英勇斗争、坚强不屈与李甲的庸懦自私、可耻可恨形成鲜明对比;杜十娘投江后,作者多次用侧面描写表现群众的惋惜愤慨,以此表现了对杜十娘的同情和对李甲、孙富的憎恨。
6.答案:(1)整天 (2)脸上的表情 (3)他 (4)娶 (5)差错 (6)还
7.答案:(1)簌簌 (2)寐 (3)钿 (4)薄?
8.解析:a处应填“不悦”,因为自己空等一天,李甲一整天在外饮酒,回来竟然脸上不高兴,所以十娘不悦;b处应填“大惊”,因为从李甲口气中听到似乎大事不好,所以大惊;c处应填“冷笑”,因为当十娘听清李甲的真正用意后,极度伤心和恼怒,故而冷笑,借以表达强烈的愤怒。
答案:CBA
9.解析:古时一更约2小时,常说的三更半夜,是现在半夜12时,故可以推测,四更相当于凌晨1时至3时。
答案:A
10.答案:(1)止乎礼
(2)眼内无珠
(3)义重如山义更高
(4)响入深泉鱼出游
11.解析:李甲是十娘悲剧的直接原因,悲剧的社会根源在于封建制度本身。
答案:C
(二)(2006江苏盐城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因肉袒谢 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 行:将要。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甲因肉袒谢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B.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①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D.①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②皆以美于徐公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1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12.解析:D项中“怪”是“觉得奇怪”的意思,而不是“责怪”的意思。
答案:D
13.解析:A项中两个“因”分别是“于是”和“依靠”的意思, B项?中两个“且”分别是“况且”和“尚且”的意思, D项中两个“以”分别是“在”和“认为”的意思,而C项中两个“于”都是“比”的意思。
答案:C
14.解析:②与“为人多大略”无关,⑤“阴使聂翁壹为间”并非出自韩安国的谋划。
答案:D
15.解析: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强调和亲之弊,和韩安国的意见并不统一。
答案:B
16.解析:注意句中的“独”表反问语气,意思是“难道”,“然”是通假字,通“燃”。
参考答案: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参考译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皇上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杀死马邑城的县令县丞等官吏,将马邑城献给您投降,财物可全部得到。”单于很看重并信任他,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聂翁壹。聂翁壹就回来了,斩了死囚的头,把他的脑袋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官吏的头,以取信于单于派来的使者。说道:“马邑城的长官已经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正在这个时候,汉王朝埋伏了三十多万军队,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当时单于军队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处于忠厚之心。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去世。
二、语言运用
17.请给理发店拟一条广告语,要求语意清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以内。)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中的“构思新颖”,这是三点要求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
答案示例: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该看作你赢了面子。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通畅,句式一致,比喻恰当。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___________。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谢;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___________,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示例:那是用思想(或精神)来衡量的 年华已老却壮心不已而朝气勃勃 年老了却永远年轻 如苍松翠柏
读书做人
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孟光长得又黑又胖,模样粗俗。因为生得丑,30出头还没有嫁出去。可这个孟光却对父母说:“我只嫁给梁鸿,其他任何男人都不嫁!”梁鸿是当时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傥的美男子,当地不少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所以当地人听了孟光的话后,都讥笑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梁鸿却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断然娶孟光为妻。后来在梁鸿逃难之际,孟光时刻相随,两人钟情相伴,恩爱一生,于是便有了后来“举案齐眉”的佳话。
李艾琼的丈夫在山西一煤矿打工受伤,失去了双眼和左臂。从此,她当起了丈夫的“眼睛”和 “手臂”。为送两个孩子读书,撑起这个家,她到城里打工挣钱,9年来,她无论走到哪里,就把丈夫带到哪里。李艾琼说:“我是她妻子,他出事我就走了,良心上哪个过得去?他是为这个家出的事,家里不应该对不起他。再说,当时60多岁的公婆和两个年幼的娃儿也离不开自己,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幸福就不顾别人。”
灾难将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命运,彻底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但无法改变人的爱和责任,无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紧密的联系。勇于面对,不离不弃,这就是重庆农村妇女李艾琼所告诉我们的。
看了上面的材料,联想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的庸懦自私薄情离弃,十娘的坚贞不屈和渴望爱情,你是如何看待人间真爱的?你对坚持初衷、不离不弃的坚贞伴侣有什么感慨?你对始乱终弃、忘恩负义的薄?之徒有什么样的批判?在此写下你的思考和感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