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政治试题>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政治上册开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政治上册开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详细内容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
政 治 试 题(文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班级涂写在答题卡上。
3.将I卷中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II卷试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不得在试卷上做答。不按要求做答者视为无效试卷。

I卷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朱熹小时侯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谱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①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② 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③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
D.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关系问题
3.下列不符合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4.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喊:“谁会祈祷?”一名神甫自告奋勇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缺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做法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自然科学越发展,哲学越正确
C.自然科学指导哲学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
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7.荀子曰:“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自觉性
D.选择性
8.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哲学思想
C. 人的意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B.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C.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10.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美国“勇气”号火星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人们终于证实了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水的事实。上述材料表明
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定能认识世界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联系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11.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就业率连续攀升。这表明
A.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2.黑洞是一种人们至今还没有观察到的特殊物质,但科学家们根据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对黑洞做出了科学的预言,并对黑洞的特征做了生动的描述。材料说明
  A.有时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客观事物
13.“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
A.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C.认为意识一种特殊的物质
D.否认了人的意识的存在
14.能体现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有
①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②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才会形成意识
③ 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 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5.“众口铄金”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对客观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对事物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某县级市在政府的干预下,投资1。3亿元兴建了一座豪华的、推崇为该省商界“第二大”的商厦。由于该市周围多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县,其中有几个是省内闻名的贫困县。因此该商厦营业后,非但没有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反而成了该市沉重的包袱。据此回答17-19题
16.该县级市政府的决策及结果启示我们
A.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宗旨
B.只有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才能对实际工作有反作用
C.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我们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7.该县市政府的作法告诉我们,不要去做那些实在办不到的事情,但经过艰苦努力克服困难能够办到的事情,只要对人民有利,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办好。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 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使主观意识符合客观实际
② 既要重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又要防止夸大精神的力量
③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
④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该县级市政府的作为告诉我们,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B.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能否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19. 2011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细菌产生耐药性体现出
 A.事物是运动和变化的
B.人类无法认识客观事物
C.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D.物质运动是客观的
20.科学家能够认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这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对意识的作用更大
B.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物质运动有相对静止状态,人类可以认识事物
D.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规律运动的
21.绕地航天器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被地球吸引撞向地球。这说明的哲学道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
B.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C.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D.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就是运动
22.《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次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3. 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上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有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24. 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师傅对花圃进行修整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25.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 实践就是每件事情都亲历亲为
④ 时间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2010年11月1日零点,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的人口结构、分布、文化、就业等情况,才能为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 、老年人口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人口普查信息在解决社会福利问题上也发挥重要作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来临时,人口普查信息可以帮助确定需要救助的人员数量。企业也可以利用人口地区结构信息,决定在哪里建造购物中心、电影院和办公室。
请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论基本原理的。(12分)


27.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是“常娥二号”发射最优时机。据悉,“常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探月工程二期进行前期工程验证和探测,尤其是它所承担的6大技术验证的使命,将为进一步了解月球表面环境,把握深空探测技术发展规律,有效降低探月二期工程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请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常娥二号”成功发射的原因。(1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请分析白居易和陈与义的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8分)

29.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结合材料,从意识的本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的认识。(8分)
30.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某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该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该省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中华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该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0分)


2011――2012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初考试参考答案(文科)2011.9.23
选择题 CBBDA BBDAB ADACA CDBAC CBA
26. (12分)
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国情,使国家决策更符合实际,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特别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人口普查信息,在社会福利、救灾、商业运营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体现了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7 (12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又是普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常娥二号”成功发射正是我国航天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在规律面前,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常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既是我国航天人正确利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二期探月工程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
28. (8分)
白: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陈:“静止是运动的静止,运动是相对于静止的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9. (8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富有创造力的人脑是产生中国探月形象标志的生理基础。
意识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现实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中国探月形象标识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总之,中国探月形象标识是客观存在通过探月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创造而成。
30. (10分)
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自主选择文化发展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