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考作文>2012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江西卷)

2012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江西卷)

详细内容

2012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江西卷)

编写者:淮南六中程道流

【真题再现】 (2012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导引】 这是一道辩证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首先要明确关系,两句都是“有人说”,都用了“不要……要……”表示选择关系的句式,两个“不要……要……”的句子都有其合理的内涵。因此,无论选择哪一句立意,都有理可说,一般不会有跑题的风险,但要辩证说理,突出表现“不要”和“要”的辩证关系,使文章闪烁思辨的光彩,这是写作的难点。这个题目指向两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和“无”,这也是人类存在的两种基本处境,它看似抽象,其实与现实有着多重契合,因此可以被拆分为多个子话题,如成与败、得与失、顺与逆等等,这些话题应该能唤起学生的多重生活和社会经验,令他们“有话可说”。其次要确定内容,题目中的“没有”和“拥有”是广义的、抽象的,构思时要把它转化为狭义的、具体的。例如,第一句的“没有”可具化为金钱、权势、名利、优越的工作、富裕的生活等,“拥有”可具化为健康、亲情、友情、广博的学识、高雅的情操等;第二句的“拥有”和“没有”则与第一句的“没有”和“拥有”刚好相反。这样,内容具体了,立意也显豁了,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是写作的重点;再就是,一定要符合写议论文的要求,观点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论据要充分,不能空泛说理;要用一定的论证方法把论点和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不能使二者貌合神离,行文时千万注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这是写作的关键之点。第三,从题目设计的更深层面来看,它还具有鲜明的人生导向性:希望青年学生能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各种现实问题,既要突破现象看本质,意识到生活总是同时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双重特性,(“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此外,也要始终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面(“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一旦加入“时间”这个变量,事物便将具有多种“可能性”――消极的一面有可能转向积极,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转向消极。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人生问题的时候,既要有朝向未来的信心,同时也应时刻具有忧患意识。第四,从题目要求来看,对文体的具体规定(议论文)一如既往地体现出江西省作文命题的特色:重视写作训练的规范性,以及防范套作仿作,强调现场原创。 立意参考: ①珍惜拥有,珍惜现在;②知足常乐,快乐之源;③淡定从容,轻舞飞扬;

④“无中生有”,追求不止;⑤忘记过去,放眼未来;⑥人生重在“拓荒”;⑦物质与精神的有无;⑧内在与外在的有无。 【评分细则】

等级及

分值

总体标准

议论类文体一类卷(45-50)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50―49)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之一:①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②在文体应用、立意、构思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③在结构或语言等方面有瑕疵的。(48―47)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在结构、立意、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46―45)符合总体标准,但在结构或语言方面有不足的。二类卷(44-39)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适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44―43)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之一:①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② 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42―41)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 ①能从题意中引出一定道理。②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立意深度不够,但平稳充实。(40―39)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能从题意中总结出一定的道理,但语言有华而不实之处的。三类卷(38-33)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38―37)符合总体标准且不就事论事的。(36―35)符合总体标准但就事论事或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34―33)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四类卷(32-27)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32―31)(30―29)(28―27)五类卷(26-0)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①脱离材料 ②文理不通 ③全文不足400字(26―21)符合下列之一:①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②全文不足400字但完整的。(20―15)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14―0)不成文的:9分以下。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0分。

补充细则: 1.必须写成议论文。写成其他文体的,一律在30分以下给分。 2.在主题思想上,要健康积极,讽刺、批判、批评言论,若健康积极、见解深刻、独到的,应该给予肯定,给予高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程度给0~5分。 3.150字雷同文字,就算是抄袭。发现抄袭的文章,一律在15分以下给分。鼓励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4.语病―处减一分,错别字一个减一分(重复的不计),共扣满3分为止。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字数不足400字,结构严重残缺,已判为四等卷的,字数可不另扣分。 5.内容分、表达分、发展分只能在相邻等级之间打,不能跨档打分,如:内容四等,发展不能打一等。 6.缺题目扣2 分。 7.发现抄袭作文后,先给组长打沟通,抄袭700~400字的得0~15分,抄袭400字以下的扣5~6分。凡属抄袭、宿构之作(须经确认),基础等级判为四等,不给发展分。 8.如下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①有较高的立意;②能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③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④议论语言有逻辑性和文化底蕴。 9.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10.文后打分包括“内容分”、“表达分”、“发展分”、“扣分”(视情况而定)和“总分”等几项,如“20(内容)+20(表达)+8(发展)―2(标题)―1(错字)=45”。 【考场标杆例文】

样卷3:

知足常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得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还得是自己,就象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禾,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昵?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知足常乐。多想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会学会知足,同时,你也会快乐起来。庸唐伯虎曾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赌书消得拔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乐观夸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自己,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如何能令人不敬佩?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一句话,即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徊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庭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璀璨了两宋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你会快乐的。

人生就像一场梦,要做个好梦,就得带着微笑,多看看自己拥有的,比如亲情、友情。如果你懂得自己拥有多么珍贵的东西,怎么会不快乐呢?

专家评分:50分。

专家评语:文章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正反对照分析,层次分明。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各有特色,前半部分偏于推理分析,透彻、到位:后半部分偏于例证、引证,引述丰富,诗文与分析变相辉映,既有理趣又显情趣。整体议论思路既摆事又讲道理,论证方法变化多样,不失为考场佳作。

样卷1:

学会知足与永不满足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着你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在我看来,前者之言旨在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而后者之言告诫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我们只有不懈追求才能得到快乐。因此只有将学会知足与永不满足结合起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人生来固有七情六欲,若我们一味着去追求索取,最终只会让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知足。

学会知足是基于对已有生活的爱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脸谱”网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年经轻轻就拥有了数百亿家产,但他知足于一名普通青年的平生生活,与女友逛街,出现在任意的大街小巷。试想他因为年轻有为而自命不凡,他也许会携巨款去豪赌,也许会花巨资供娱乐享受,也许会当守财奴守着金钱一辈子。但这些都不会发生在他身上,他因学会知足而始终成为年青一代的榜样。

学会知足固然重要,但它也许会让人产生安于现状的思想,正如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统治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不顾外界发展,最终被迫打开国门,接受耻辱。因此我们在知足的同时更要永不满足。

永不满足体现的不是对情欲的追求,而是展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姿态,这种精神无时无刻不鼓舞着我们勇于创新,自立自强。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冠军李娜在今年重返法国赛场。她很坦诚地告诉媒体,去年大满贯带给她的荣誉让她度过了最糟糕的一年。的确,那场胜利举国为之欢腾,李娜也正是因此而产生骄傲情绪安于现状,知足于荣誉的她在过去的一年里似乎没有想到恒心与平常心是自己没有的,因此,她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满意。但是她的这番话道出了自己一年来的弊病,她定会告诉自己,只有永不满足目己的成绩,才能再创佳绩!

学会知足,因为这可以帮我们摆脱欲望带来的蛊惑:永不满足,因为它催促着我们永不停下进取的脚步。学会知足与永不满足就像是一只船上的两只桨,少了任何一只都无法正常行驶,因此,让我们荡起这双桨吧!

专家评分:45分

专家评语:文章开头引述材料,作出诠释,并提出中心证点“只有将学会知足与永不满足结合起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有思辩性。接下来举例证“人要学会知足”,然后过渡到论证“永不满足”,举例从反面说理。结尾呼应开头,用比喻收束全篇,紧扣题意。文章文体规范,语言流畅;但举例不够典型,是文章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