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40
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变化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解析:从河流月均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来看,该河流在春季和夏季有汛期,且夏季含
沙量大,应为我国华北地区的河流,其春汛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东北地区的
河流尽管春汛和夏汛明显,但含沙量小。
答案:B
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
解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多暴雨,主要是快行冷锋造成的。
答案:B
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解析: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一般河流含沙量较小;江淮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河
流一般不会出现春汛现象,因此,排除A、C、D项。
答案:B
(2010•东北三省三校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解析: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是水汽输送环节,我国的夏季风可以从海洋带来
大量水汽。
答案:C
5.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
影响( )
A.① B.④ C.⑤ D.⑥
解析:南水北调是改变地表水空间分布的工程措施。
答案:C
6.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
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能量交换过程。
答案:A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据图完成7~8题。
7.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解析: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该图所示区域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
则该区域位于南半球。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气候下的河流处于汛期。
答案:A
8.甲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甲水文站干季河流流量小
B.甲水文站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C.甲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甲水文站上游有水库
解析:同一气候区的不同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河流的流域面积有直接关系。
答案:C
(2010•滨州模拟)读图回答9~10题。
9.图1中能反映图2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不能正确判断图2中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该题出错较多的重要
原因。读图2可知无论是在河流的枯水期还是洪水期都是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即总
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读图1可知②④表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③表示地下水
总是补给地表水,①则表示地表水总是补给地下水。
答案:A
10.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
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 D.黄河下游
解析:对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理解不清,不知道在一些特殊的区域
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补给的关系。黄河的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
的补给关系为单向补给,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
答案:D
(2010•湖南十二校联考)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
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
分析完成11~13题。
11.关于图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大气输送,②和⑤为降雨
B.④为蒸发,⑤为降雪
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
D.图中水循环为逆时针方向
解析:①为大气输送,②为降雨,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图中的水循环
为顺时针方向。
答案:C
12.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
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地热能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
解析:南极洲为酷寒、干燥、烈风的冰原气候,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经济、
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风能。
答案:B
1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主要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B.冰的反射率强
C.高原大陆且地势高
D.受西风漂流影响,与外海区热量交换弱
解析: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一样,均是纬度高,太阳高度小,所以A项不正确。
答案:A
二、综合题
14.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海区(填字母)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形成与
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为水循环中的________,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图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
循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不断补充陆地水,调节海陆间热量和水量的平
衡。大陆架地区由于海水较浅,光热较好,入海河流常带来大量无机盐,使饵料充
足,渔业资源丰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潜水位下降严重的
地区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还会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
水质变坏。
答案:(1)海陆间循环 C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答出两点即可)
(3)水汽输送 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量平衡
(4)太阳 重力
15.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
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___补给;B
是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图把河流的补给同流量及其变化融合在一起,比较全面地考查有关河流径
流及其变化的知识。本题解答的重点是要抓住河流补给的五大类型:大气降水、高
山冰川融水、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同时要结合“我国东部某地区”这一已
知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1)地下水 雨水 积雪融水
(2)曲线② 因为全年流量很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显然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
作用
(3)东北 有春汛和夏汛
(4)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为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