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详细内容
2010学年
余姚中学 高一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卷
第二学期
一、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矿藏(cán?) 摒弃(bǐn?) 憎(zèn?)恨 剔透(tī)
B.涟漪(yī) 吟哦(é) 冠冕堂皇(?uān) 纤绳(qiàn)
C.给与(gěi) 载货(zài) 潜台词(qiǎn) 混沌(hún)
D.绯红(fěi) 渐染(jiàn) 巷道 (hàng) 旌表(jī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绥靖 鬈曲 陈词滥调 经世致用
B.茄笛 慰藉 出类拔萃 消声匿迹
C.笑窝 敲榨 一筹莫展 班门弄斧
D.宣泄 勘察 一泄千里 至高无上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的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的组成部分。
②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浙江代表团 将抵达北京,与各省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①我们要在宏观的视野下 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并加以比较。
A.质疑 日前 考查 B.置疑 日前 考查
C.置疑 不日 考察 D.质疑 不日 考察
4.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加盟雷霆后,帕金斯受邀回答《ESPN》杂志提问时,毫不掩饰地表示湖人已经成明日黄花,不再是冠军守擂者,同时他表示不喜欢加索尔和菲尔•杰克逊,前者软,后者傲慢。
B.最近不少学者和媒体声称,过去30年,人民币发行以数倍增加,如今物价大幅上涨,因而中国必将进入全面通胀时期,这种全面通胀论言过其实。
C.为使复制品能再现原作的气韵,印刷者必须通晓原作者的用笔特点,故而需要多读原画等等,这是很多当事人直言不讳的事实。
D.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公布消息称,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10公里内医院的15名住院患者与医护人员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证实了核电站外泄辐射绝非骇人听闻。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1日强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东北地区设立了2100多个避难设施,至少有39万左右人避难,避难设施普遍存在缺乏取暖煤油、防寒衣服及食品等问题。
B.该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C.老百姓都期待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尽快制定措施,以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大家能看得起病,买得起药。
D.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看,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西面采区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监测未落实、矿主私自启封已关闭矿井开采引起的。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1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2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那里面的剑客3这位被大学生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4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5
12345
A。“,。”,“。”
B,“,。”:“。”
C。“,”。,“”。
D,“。”。:“”。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 , 。 。 ,
, 。如此交替往复,再没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车窗外的风景了。
①那么,现代人搭乘的这趟列车就好像是在工作车厢里拼命干活和挣钱②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门旅行呢③舒适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④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减为零⑤然后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享受和把钱花掉⑥如果把人生比做长途旅行
A.⑥①⑤②③④ B.②⑥④③①⑤ C.④③②⑥①⑤ D.①⑤②⑥④③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B.来吾道夫先路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为魏之私人
C.吴之民方痛心焉 D.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一项是( )
A.诡踪迹,草行露宿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年岁之不吾与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而幸生也何为 D.谁为哀者
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体”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以六言为主,每句三拍,两句一组,每小节四句,多用语气词“兮”字,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因其中最著名的是屈原的《离骚》,故又称“骚体”。
B.艾青,中国现代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抗日战争时期,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红烛》等。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C.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政治诗《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缩影。表现诗人崇仰真理、践行忠善之道的高贵品格,以及忧国忧民、矢志报国的思想。
D.《指南录后序》简要地记写了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13、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14、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15、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8题,共8分。
(甲)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我还记得,要想说明橱窗里那些靴子为什么老不更换,我总觉得很为难,因为他只承做定货,并不出售现成靴子;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出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而且,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我当然在后来才有这种想法,不过,在我大约十四那年,我够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时候,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因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工艺。
(乙)后来,我再去他那里的时候,我很惊奇地发现: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当然是为王室服务的啦。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在里面,现在已缩成了一小间,店堂的楼梯井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满着皮革气味。我也比平时等了更长的时间,才看到一张面孔向下边窥视,随后才有一阵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最后,他站在我的面前;他透过那副生了锈的铁架眼镜注视着我说:
“你是不是――先生?”
“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要晓得,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看,这双还很像样的呢!”我把脚向他伸过去。他看了看这双靴子。
“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为了避开他的带责备的眼光和语调,我赶紧接着说:“你的店铺怎么啦?”
他安静地回答说:“开销太大了。你要做靴子吗?”
虽然我只需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我想,人们是不喜欢那样的感觉的;因为过了好几个月以后,我又到他的店铺里去;我记得,我去看他的时候,心里有这样的感觉:“呵!怎么啦,我撇不开这位老人――所以我就去了!也许会看到他的哥哥呢!”
因为我晓得,他哥哥很老实,甚至在暗地里也不至于责备我。
我的心安下了,在店堂出现的正是他的哥哥,他正在整理一张皮革。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好吗?”
他走近我的跟前,盯着看我。
“我过得很好,”他慢慢地说,“但是我哥哥死掉了。”
(丙)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 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说,“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
“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节选自《品质》)
16.请用三个词概括格斯拉兄弟制作的“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的靴子的特点。(每个词不超过两个字)(3分)
17.谈谈你对乙段中“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8.文中反复写到格斯拉兄弟的店铺,有何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3题,共24分。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1。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 ○1锻炼:打铁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3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3分)
(4)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3分)
五、诗歌鉴赏,共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24、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25、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选做4小题,共4分)
26、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
27、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8、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9、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七、不用任何修辞格,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限20字内)(3分)
八、作文(60分)
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本来就很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为人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幸福是一种能力。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人人向往幸福,但幸福最难定义。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2010学年
余姚中学 高一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卷答案
第二学期
选择题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CDBACDADBBC
题号141519202122
答案DBBD
第Ⅱ卷(50分)
三、(本题共有3小题,共8分)
16.请用三个词概括格斯拉兄弟制作的“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的靴子的特点。(各不超过两个字)(3分)
结实美观舒适
17.谈谈你对乙段中“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大公司追逐利润,消费者追求时髦,人们都不再看重靴子的品质,这和主人公做最好品质的靴子的理想相悖。这句话写出了主人公对品质的坚守。
18.文中反复写到格斯拉兄弟的店铺,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1、店铺揭示了人物性格,其朴素安静的特色,烘托出格斯拉兄弟朴实严肃的风度。2、店铺中陈列的靴子展示了格斯拉兄弟的高超手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3、店铺的变迁揭示了格斯拉兄弟的悲惨命运,寄寓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对大工业革命、市场竞争的反思。(每点1分)
四、23翻译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3分)
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然而五个人出身于平民之间,向来没有听过《诗》《书》等的教诲,(却)被大义所激发。
(4)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3分)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词打动。
五、诗歌鉴赏
(1)(2分)
屈原 白居易
(2)(4分)
内容:①漂泊的焦思 ②谪官的愁思
③乘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获理解的苦闷
④年华易逝的伤感
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 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选做4小题,共4分)
(1) 臣心一片磁针石 (2) 恐美人之迟暮
(3) 路曼曼其修远兮 (4)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七、答案:教师体罚、轻视的学生中有未来的人才。
学生的理解:教鞭下、冷眼中会出人才。此处应该注意让学生体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附带的限定意义。(3分)
八、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