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门
详细内容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我走到猫眼前一看,是一个陌生男子,肤色微黑,斜挎个布包,笑容明亮而真挚。
“谁啊?”
“修水管的!”
咦,怎么这么熟悉?我的脑海里瞬间出现了一则新闻:某年某月,一女中学生独自在家,歹徒自称水管工,进入家中,洗劫一空......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哦,不好意思,您在外面等会儿吧,我妈马上就回家。”
“哎呀,上次你还见过我哩,俺又不是啥坏人,开开门吧。”
哼,我心想,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你打着什么算盘,“不行,我妈不让我自己一人把陌生人领进来。”
“好吧好吧,唉,等等就等等。”
约有五六分钟过去了,门外的水管工等得不耐烦了,叫道:“小姑娘,你说你妈啥时候回来?”
“马上就......”
我还没说完,话就被打断了:“马上是多久?”
“这......叔叔,您就先等等吧。”
“你说你这女娃咋就不开窍呢,你们家这水管我都修两三次了,你还防着我......”
正说着话,妈妈回来了,她刚把水管工领进门,就听那叔叔抱怨道:“大姐,你这娃心也太重了吧,硬叫俺等了七八分钟。”
“我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这年头警惕性高点没坏处!”妈妈言语中分明带着得意。
“原来在俺们村,去谁家可都没有紧闭大门的,怎么......”
不知怎么的,他进门后,我一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心底仿佛有一种莫名的愧疚,只有妈妈赞许的拍了拍我的背。
过了一会儿,他走了,我却还在咀嚼那几句话;我知道,无论是幼儿园教的“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还是最近一个个血的教训都证明,我做得没错。
但,是什么时候,“大娘,借碗水喝”已永远封存在了黑白影片中?是什么时候,你家借勺油我家借块姜的岁月已成为回忆录中的尘埃?是什么时候,在大街上借手机打个电话担心被人骂是骗子?是什么时候,邻里间逐渐形同陌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那些陌生人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传奇”已成为令人听了心酸的“笑话”。
尽管如此,我也确定,就算我再次听见水管工亲切的方言,再次看见那淳朴的眼神,我一样会选择紧闭那写满不信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