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存在的问题和检验要求
详细内容
电梯作为一种在公共场所使用的机电类特种设备,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因素较多,比如:由于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电梯的一些层站不投入使用,由此带来的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电梯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电梯一旦投入使用,将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例如:昆明某大厦的在用3号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000kg,额定速度为2.5m/s,28层28站)由于12层至21层不使用,电梯使用单位只对电梯作了电气控制处理,即12层站至21层站不能呼梯、轿厢内12层至21层不能选层,但是电梯的1层站、14层站和28层站被设定为基站,有一天一名6岁的小女孩从5层站进入轿厢内,电梯在没有得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就把她运送到了基站14层站,小女孩出来后就在也进不了轿厢,由于14层楼没有投入使用,所以14层楼的所有通道安全门均被锁住,小女孩没有办法只好爬窗户,最后从14层楼坠落至6层楼顶的平台上死亡。
所以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所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检验检测中如何把《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等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与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起来,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在实际检验检测工作中,很多检验员反映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如何进行检验要求不是太好掌握。本人多年从事电梯检验检测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经常遇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在检验检测中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所存在的问题一起与大家探讨,并提出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在检验检测中的检验要求。
1 电梯不使用的层站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各种原因,不少电梯使用单位对投入使用的电梯会提出一些层站不使用的要求,如果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处理不好,将会导致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投入使用,就会发生伤亡事故。下面就电梯不使用的层站所存在的问题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1)永久性不使用的层站存在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的问题
永久性不使用的层站多发生在电梯使用的场所为下几层站是商场上面的层站是住宅或者下几层站是商场上面的层站是办公大厦(写字楼)的高层建筑的情况。由于电梯的原设计是每个层站都停梯,所以电梯使用单位就把不使用的层站作了电气控制上的处理,即对不使用的层站呼梯盒和层站显示盒拆除、轿厢内选层设定为无效或拆除,以避免电梯到达不使用的层站,同时把不使用的层站作了永久性的封闭。这样一来,就造成1层站与相邻层站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大于11m,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满足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的需要,在使用和检修中存在安全隐患。
(2)因部分楼层未投入使用,所以部分层站暂不投入使用,存在着人员被电梯意外带入不使用的楼层而无法离开楼层的问题
因部分楼层未投入使用,所以部分层站暂不投入使用多发生在办公大厦(写字楼)和宾馆酒店等高层建筑。由于电梯使用单位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楼层不投入使用的情况比较多,电梯使用单位在处理这种情况的问题时,一般是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在电气控制上进行处理,即对不使用的层站呼梯盒和层站显示盒设定为无效或拆除、轿厢内选层设定为无效或拆除,以避免电梯到达不投入使用的层站,同时把不投入使用的楼层的所有通道安全门用锁锁住,以避免人员从楼道进入不投入使用的楼层。但是当电梯意外到达不投入使用的层站时(比如:基站设定在不使用的层站等情况),就存在着人员一旦进入不使用的楼层而无法离开楼层的问题。前述所举电梯伤亡事故的例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3)楼层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部分层站暂不投入使用,存在着人员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反复按呼梯按钮和选层按钮,导致按钮损坏和误向管理部门投诉的问题
楼层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部分层站暂不投入使用,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办公大厦(写字楼)等高层建筑。由于办公大厦(写字楼)人员流量较大,在数量有限的电梯运行下,往往不能满足运送人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梯使用单位在不能增加电梯设备台数的情况下较多的是采取停止部分层站的使用,以减少电梯的停站次数,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电梯使用单位在处理这种情况的问题时,一般是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在电气控制上进行处理,即对不使用的层站呼梯设定为无效、轿厢内选层设定为无效,以避免电梯到达不投入使用的层站,并且在1楼层站旁标明本电梯只到达哪些层站。但是,由于各个人的候梯时间不一样和各个人对1楼层站旁的标识关注程度不一样(特别是群控电梯),以及各个人的候梯地点不同,就会存在着人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在轿厢内反复按不使用的层站的选层按钮,或在不使用的层站候梯并反复按呼梯按钮,最终导致按钮损坏,并误向管理部门投诉,既给电梯使用人员带来不便也给管理部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 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在检验检测中的检验要求
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在检验检测中应严格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执行。为了及时消除电梯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电梯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在实际检验检测中应该考虑到电梯不使用的层站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检验要求。下面,就上述电梯不使用的层站所存在的问题分三种情况提出检验要求。
(1)对永久性不使用的层站的检验要求
① 应将层站呼梯盒和层站显示盒拆除、轿厢内选层设定为无效或拆除,同时把不使用的层站作永久性的封闭。
② 基站不设在永久性不使用的层站。
③ 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相关条款及第5.2.2.1.2条款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在相邻的轿厢都采取8.12.3所述的轿厢安全门措施时则不需执行本条款。”的要求,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无相邻轿厢或有相邻轿厢但都未采用轿厢安全门时),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
井道安全门必须符合的条件:高度不得小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35m;不应向井道内开启;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应设置电气安全装置验证门的关闭状态,只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电梯才能运行;井道安全门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
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第15.5.1条款的要求,在井道外,检修门近旁,应设有一须知,指出:
“电梯井道——危险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④ 在相邻的轿厢都采取轿厢安全门时,既使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其间不必设置井道安全门。
⑤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时,其间不必设置井道安全门。
通过上面的要求,可以消除在使用和检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的需要。
(2)对因部分楼层未投入使用所以层站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的检验要求
① 应将层站呼梯盒和层站显示盒设定为无效或拆除、轿厢内选层设定为无效或拆除,以避免电梯到达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
② 基站不设定在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
③ 对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应作暂时性的封闭,可使用木板、层板等材料封闭,在封闭板的内侧明显处标注:“本层不使用,请不要进入”字样,以避免当电梯意外到达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时,人员不会意外进入不使用的楼层。
④ 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第15.9条款“层站识别,应设有清晰可见的指示或信号,使轿内人员知道电梯所停的层站”的要求,在1楼层站旁和轿厢内操纵箱旁应标明本电梯只到达哪些层站。
⑤ 把暂不投入使用的楼层的所有通道安全门锁住,以避免人员从楼道进入不使用的楼层。
通过这些要求,才能有效避免前述所举电梯伤亡事故的例子不在发生。
(3)对楼层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部分层站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的检验要求
① 应将层站呼梯设定为无效、轿厢内选层设定为无效,以避免电梯到达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
② 基站不设定在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
③ 对暂不投入使用的层站在层站外呼梯按钮旁应标明“本层不使用”字样,以避免人们在不使用的层站候梯,并反复按呼梯按钮。
④ 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第15.9条款的要求,在1楼层站旁和轿厢内操纵箱旁应标明本电梯只到达哪些层站,以便使轿内人员知道电梯所停的层站。由于群控电梯数量多,人们往往对1楼层站旁的标识关注程度不够,就会存在着人们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在轿厢内反复按暂不使用的层站的选层按钮,所以群控电梯更应该要求满足这一点。
3 结语
本文针对电梯不使用的层站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在检验检测中的检验要求,既满足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又结合了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在实际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实践,证明这些检验要求能够及时消除电梯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电梯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有效保证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同时还避免给电梯使用人员带来的不便,保证电梯呼梯按钮和选层按钮的完好,避免因给电梯使用人员带来的不便而误向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