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溶解氧作为SBR法处理含盐污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可行性研究(一)
详细内容
提要 采用SBR工艺处理含盐生活污水,研究了进水的盐度、DO浓度和有机物降解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以DO作为SBR工艺处理含盐污水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反应时间和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分别对经过无机盐驯化稳定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和盐度冲击期间非稳定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期间,无论进水的盐度变化,还是进水的COD或曝气量变化,DO和有机物的降解都有很好的相关性。根据这种相关规律可以用DO间接地指示出有机物降解的程度并可以对反应进程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对反应过程进行控制。但是,在盐度冲击期间,DO与有机物降解不具有相关性。所以,要实现DO作为SBR处理含盐污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必须保证盐度的稳定。
关键词 含盐污水 SBR工艺 控制参数 盐度 DO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10A-0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002005)。
含盐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大型船舰废水,异常地区地下水和海水直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国内外利用各种反应器对含盐废水进行了研究。在国外,Hamoda和AL-Atar[1]利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研究了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效率的影响;Lawton和Eggert[2]利用滴滤池研究盐度对生物膜的影响;Mills和Wheatland[3]使用渗滤器处理含盐生活污水;Steward[4]等用延时曝气系统处理含盐废水。在国内,安林和顾国维[5]研究了盐度对二段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影响。但是,少见有利用间歇反应器进行含盐污水处理的研究,对含盐污水SBR法处理自动控制的研究就更未见报道。由于SBR法操作上的特点,须对其实行自动控制。而实现SBR的高层次计算机在线控制,必须寻找既能反映有机物降解程度,又能在线检测的控制参数,这是深化SBR法自动控制的重要课题。DO,ORP,pH这些可以在线检测的参数,一直是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的热点。尽管已有研究指出将DO,ORP作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控制参数,但都是在对非含盐废水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6]。对于含盐污水,由于盐度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处理系统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与验证DO作为SBR工艺反应时间控制参数和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从而实现SBR处理含盐污水的自动控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采用化粪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水质见表1),用NaCl调配盐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下稳定运行系统和盐度冲击期间的DO浓度与有机物降解的相关性。在反应过程中,在线检测DO,并根据DO的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取样,测量COD以及混合液污泥浓度。由于氯离子影响COD的检测,所以必须加掩蔽剂[7]。为了防止无机盐对MLSS测定的影响,在过滤后至少要用100mL的蒸馏水进行冲洗滤纸,防止无机盐结晶影响测定。温控仪与加热器控制水温至20±2℃,将污泥浓度控制在2 5g/L。SBR法试验装置见图1。试验取样和检测在各盐度驯化结束且处理效果稳定后进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稳定运行期间
2.1.1 相同进水有机物浓度相同曝气量不同盐度
试验原水COD浓度为320mg/L左右,反应过程中平均MLSS为2 5g/L,曝气量控制在0 3m3/h,从无盐稳定运行系统开始,逐次调节进水盐度至10g/L,15g/L,20g/L,25g/L,30g/L和35g/L等几个梯度水平。在每个盐度梯度系统驯化结束运行稳定后进入下一个盐度水平的研究。
试验结果(见图2和图3)表明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尽管盐度不同但是有机物变化的时间曲线和DO的时间曲线都有很好的规律性,而且两个曲线有很好的相关联系。
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易被微生物降解和难于降解的两类有机物,所以在COD变化曲线(见图2)上会出现两个阶段,在反应初期有机物快速降解然后其降解速度大大降低最后甚至几乎停止。而无机盐的浓度主要影响了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随着盐度的增加,易降解有机物降解速度逐渐降低,而且剩余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逐渐增加。
有机物降解过程以及盐度对降解的影响特性在DO时间曲线(见图3)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不同盐度驯化系统内,DO在各个反应周期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DO时间曲线大体上会出现两个跳跃和两个平台,两个平台和两个跳跃交替排列。在反应的初期,DO大幅度升高,出现第一个跳跃。这是因为反应刚刚开始的时候,反应器内的DO基本为零,此时供氧速率远远大于耗氧速率所致。之后进入有机物快速降解阶段,由于生物降解有机物需要耗费大量氧,所以DO有所下降并趋于平缓,称之为第一个平台。盐度不同,该水平段的DO水平值也不同。随着盐度的增大,此平台的DO水平值降低,且这个平台持续的时间也变长。因此可以通过此特点预测进水的盐度和在该盐度下的反应时间。当易降解有机物降解完,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难于进一步被利用时,有机物降解的耗氧速率也接近于零,由于曝气量恒定,供氧速率远远大于耗氧速率,致使DO大幅度上升,之后由于DO浓度的增加,氧转移速率即供氧速率也逐渐减少,当微生物的内源呼吸的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相等时,DO又出现新的平衡,即第二个平台。DO时间曲线所呈现的这一特点可以作为曝气结束的控制信号。和第一个平台相似,第二个平台的DO水平值随着盐度的增高,DO值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高盐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导致的微生物呼吸作用加强的缘故。Ludzack和Noran[8]的研究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处理系统的比耗氧速率也增长。而且,经过盐度驯化的活性污泥系统的比耗氧速率高于相同条件下未经驯化的污泥系统。在高盐条件下,微生物为了平衡高盐产生的渗透压,会产生一些可溶性的物质并调节自身机能来适应恶劣环境。因此可以假设,在高盐条件下,微生物受到高能渗透压的侵袭,为了保持细胞质膜内的离子浓度均衡,微生物提高了耗氧速率来增强活性。而且,随着盐度在细胞内的积累,细胞体内的酶会受到抑制,为了消除盐度对细胞酶系统的抑制,微生物只能通过增加呼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