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交流伺服之路
详细内容
在我攻读博士期间,就参加贾正春教授主持的“八五”攻关课题:85-719-01-15/03“全数字交流进给驱动装置的开发研究”,于1995年12月通过原机械委主持的鉴定和验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为了将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技术转化为产品,在1997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对该技术进行完善,同年和陕西汉川机床厂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这是第一个面向产品的合作,我和该厂的两位年青工程师全力以赴,全新设计硬件和软件,反复调试,终于在年底在车床上测试通过,虽然性能不错,但由于经验不足,设计较复杂,驱动器成本高、体积大,竞争力不强。
1998年在机床博览会上结识了广州数控设备厂厂长何敏佳先生,他对我们的技术非常赞赏,并力排众议,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新型电机厂和我们签署合作协议,当时的合作风险相当高,从技术、制造水平、市场看和日本松下、三菱有巨大的差距,而且在业内毫无名气,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精诚合作,结合他们的生产和市场经验,提升技术水平,进行大量的创新,获得两项国家专利,终于打造出DA98系列全数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一经推出,就以超小体积、良好的性能、低廉的价格、极高的可靠性获得广泛好评,成为第一个批量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全数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
2000年与上海开通数控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出KT270系列全数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
2001年创办武汉迈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第二代全数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EP100系列,全表面封装工艺,大大提高了硬件集成度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控制算法,实现转矩、速度、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动态响应快、低速效果好,EP100系列累计产量达到12万台。2007年推出第三代全数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EP2系列,性能、智能化和可靠性迈向新的台阶。
十年来,我们从零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产品涉及机床、纺织、化工、印刷、包装、缝纫、军工等领域,市场从国内到国外,产量和占有率年年提升,成为行业的领头军。这十年是激情的十年,是飞跃的十年,中国的交流伺服产品终于可以立足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