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车交流>"新手"频惹事端 驾校教育受到空前质疑(一)

"新手"频惹事端 驾校教育受到空前质疑(一)

详细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拥有私家车已不再是梦想,汽车驾驶也由职业技能向生活技能转变,如今考个驾驶执照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北京的某驾校,其负责人告诉记者,驾驶培训异常火爆,尤其是学车的女性和老年人明显增加,在学员中已经占一半多。

  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的汽车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

  当许多人为圆车梦而欣喜之时,学车热背后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却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众多新手,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那么,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马路杀手"是怎样通过驾校练成的呢?为此,记者对北京的驾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驾校盲目招生,培训时间普遍被“缩水”。为了规范学车市场,北京市曾经对所有驾校进行过一次重组,淘汰了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小驾校,也把一些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驾校合并到了一起,所以京城驾校的数量也由原来的200多家缩减为现在的101家。但实际上,这些表面上合并了的驾校依然是分开经营,很多都采取了教练承包制,就是把一辆车包给教练,由他自己去招生,只要每年给学校上缴一定利润就行。经济利益诱发一些驾校盲目招生,严重超出自身的培训能力,造成招生与培训脱节,引发学员约车难练车难问题。

  日前,记者在小区里看到一驾校宣传单上称有总数30辆以上教练车,有丰富的教练员和理论教员、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培训时间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等等。记者便以要学车为名向该驾校咨询,接待记者的工作人员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学校培训时间是最短的。”记者问多长时间可以拿到本(驾照),他肯定地对记者说:“一个月没问题。”其实按规定,驾校考本时间最短的也需要2至2.5个月左右。以体检开始到上路,交通部门都规定有严格的培训时间。短短的一个月能拿到本吗?对于记者的提问,这位工作人员肯定地说:“如果你每天都到驾校学车,我们保证你一个月就能拿到本。”看到记者不太相信,这位工作人员再次肯定地说:“我们驾校有上面人熟,你就放心吧,没把握我能这么说吗?”

  北京交管部门有关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北京市正规驾校管理十分严格,无论学员在哪个驾校学车,都必须在指定的地点考试。一些小驾校被个人承包,当承包效益不好时,就在学员身上打主意,通过减少培训时间等手段赚钱,另外,他们还四处做些虚假宣传,一些驾校确实还存在不注意培训质量、办学不规范、教学条件简陋等现象。有的驾校还随意提高学车价格,在广告和招生简章上大做文章,做出种种虚假宣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近年来社会上开办的各类驾校不断增多,相互之间无序竞争现象日趋严重,许多驾校拼命控制成本,以占据培训价格上的优势。根据有关规定,学员实际驾驶操作时间,大型客车不少于120小时、大型货车不少于90小时、小型汽车不少于60小时、摩托车不少于40小时。大客、大货每辆教练车配备学员人数不准超过8人,小型汽车每辆教练车配备学员不得超过6人或4人。但实际中,许多驾校为减少人工、汽车和汽油费用,往往一辆车培训七八名学员,且真正上路训练时间只有一周左右,平均下来一名学员实际学习时间不过十几个课时,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但是,这些驾校为使学员能够通过考试,不至于留级加大驾校培训成本,往往采取拉关系走后门的办法,帮助学员顺利拿到驾照。

  李小姐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因为平时工作很忙,只有在靠近她住处的北京南郊某较有名气的驾校报了个周末班。据李小姐反映,她有时每天去学四小时,但中间教练总要休息一小时,在教的时候,教练经常让她长时间把车停下来反复给她讲解,后来李小姐才知道,教练是为省汽油。因为驾校有个规定,教练省油身得越多就给奖励。李小姐无奈地对记者说:“本来我就觉得学车时间很短了,再这样无故缩短我的学车时间,我能学好吗?”

  某驾校的一名教练向记者透露真实情况:一个学员即使按规定缴纳学费,驾校也赚不了多少钱。如果压价收生,学校为了保证利润,就不得不压低成本操作,减少学员的培训课时、缩短实习驾车里程。

  二、驾校内部存在腐败现象,用钱可以买“保险”。驾校为了争夺生源,不择手段为学员弄驾驶执照。面对学车热带给培训市场的高额利润,一些驾驶培训学校为了争夺生员,千方百计的为学员提供各种“方便”,总之只要交钱就会想方设法为学员拿到驾驶执照。

  记者曾在北京南郊一所有名的驾校学车,发现驾校营私舞弊现象严重。在和记者一起学车的人当中,有一位姓周的女士,考桩的时候,两次倒库没能进去,考试不合格。让记者意外的是,第二天周女士出现在训练场上,并且和记者以及考桩合格的学员一起练路,准备路考了。据知情的学员告诉记者,周女士在驾校“有人”,交了1100元钱“打点”关系就考试通过了。后来据记者了解,该驾校还存在考试前交纳“保险费”的现象。在正规的考试费用之外,还要买“保险”,有些学员在考试之前没有考试通过的把握,就把钱给教练代为转交考官,买了“保险”考试就放心了,只要不出大事,保证能过。一般每人三百到五百不等,至于钱最后的去向和分成,就谁也不知道了。

  “拿到驾驶证,我也没觉得自己真正地掌握一门技能,出门时还是喜欢乘车,没教练,还不敢上路。”在北京一家报社做编辑的杨先生经过一个月的驾驶培训过程如愿拿到了驾驶证。他告诉记者,一个月的培训,他只去了10天,而真正练习开车的时间还不满30个小时。而到了考试的时候,最有说服力的还是钱。当时觉得再花钱很冤枉,但自己平时工作很忙,在时间上根本耗不起,就花钱买了个“保险”,考试就是走走过场了。

  王先生是去年在北京某驾校学的开车,可谁料,刚报名第二天单位突然通知要去外地学习,没办法只得给驾校打电话要求退钱,但那位负责报名的老师却表示会给“另行安排”,一个多月后,王先生给驾校补交了300元替考费后,领到了为其办好的小车C照。要知道,以这种方式买的驾驶证全是真的,这些真家伙,除了交管部门以外,谁还能发得出来?

  据交管部门透露说,今年前两个月北京驾驶员法规培训及考试中共发现违规作弊行为39起,其中顶替他人听课的14起、顶替他人考试的17起、不符合报考驾驶员条件的8起。针对驾驶员法规培训、考试中存在的学员不按规定体检、托人顶替听课、替考等考试违规作弊问题,交管部门采取培训抽查、课间点名、考前核对、考后学员签字等措施,严厉打击学员违规作弊行为。尽管如此,在北京的驾校里,营私舞弊现象依然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