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引发经济类书热 理财书籍畅销
详细内容
欧美金融海啸不仅“席卷”诸多金融巨头和企业家、专家,随着金融海啸引发的一系列经济话题,许多市民也开始密切关心起这些问题。
《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货币战争》、《美元大崩溃》、《次贷飓风的未解之谜》……这些经济专业类的书籍已在悄然间成为了书店“热销书”,吸引着大量市民读者。
记者昨日走访羊城各大书店发现,过去主要由一些固定人群来购买的金融书籍,如今成了不少市民感兴趣的热点书籍,不少被随即采访的市民表示,近期常关注经济信息,有时一个月的购书费用增加三、四成。书店销售人员则介绍,热门经济话题等书籍销售量连续几个月都在稳定增加,其中,理财书籍稳坐畅销书榜甲。不过,股票投资类书籍销量较去年则明显下降。
经济书籍销售逐月稳定增加
记者昨日在天河购书中心看到,经济、股票投资、基金等专柜前站满了读者。
有些市民看久了,干脆蹲下来捧着书看。正在看股票投资类书籍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已有两年多,自己也在炒股,经常购买金融类图书。但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不稳定,为了解金融投资问题,他增加购买经济类书籍。“这几个月购买的经济类图书已经超过10本,这个月购书费用比上个月增加了三、四成。”陈先生觉得,所买的书对自己的理财还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爆发,更是特别留意和关注相关信息,以使自己更好地判断和分析当前的形势,对自己工作也很有利。”
记者注意到,《货币战争》、《美元大崩溃》、《次贷飓风的未解之谜》等和金融海啸相关的书记摆满了畅销书专柜,吸引了大量购书者。
据工作人员介绍,关注次贷危机等新闻热点的书都比较好卖。理财类、热门经济话题等书籍销售量连续几个月都在稳定增加。其中,9月份位居非文学类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图书为《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投资类销量下降,理财书籍销量上升
近期股市经历寒冬,股票投资类图书的销量也遇冷。广州购书中心社科古籍部的经理助理雷子浩告诉记者,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股票基金等相关书籍销量也上升。现在股市行情不好,很多股民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避免谈及股市,自然也不太可能来买书。
与之相反的是,理财书籍销量上升。“受欧美金融海啸影响,目前金融投资环境不明朗,读者考虑的重点是如何让手中的资金保值。因此理财类书籍反而热卖。”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投资要谨慎,希望通过读理财方面的书来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学生哥借书入“经济分析师”队伍
金融海啸引发经济类图书热,连中学生也开始看经济学书籍。
记者在学而优书店看到,几位高中生正在选购经济学书籍。最后他们选中了一套漫画形式全彩的经济学书。小李告诉记者,老师并没有要求他们买经济类的书,主要是经常在电视报纸上看到金融海啸的报道,加上家长们也时常讨论经济形式,引发了他们了解经济知识的兴趣。书店老板告诉记者,这套书形式轻松活泼,而且还中英双语,中学生容易理解,这几个月有不少学生前来购买。
暨南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小刘则是一心想全面了解经济危机,有空就“砖进”校门口书店研究这次的金融海啸。他说,“这是经济学中的重大案例,作为经济专业学生应该通过这个来学会分析一些经济现象,我们可以在掌握大量基本知识和大量观点的基础上,对此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
出版商机致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专家建议市民精选经典书籍
经济类书籍受追捧,使得不少出版商借机推出各种理财图书。
在广州购书中心,仅股票投资类的书籍就摆满了四个4米多长的落地大柜子。这些书的出版单位五花八门,经济类出版社占了其中的大部分。
雷子浩介绍,经济类书籍受追捧,使得经济类书籍出版量大幅上升,不少图书商在这个时候向书城、书店推销各类和金融海啸有关的书籍。“这也使得图书质量参差不齐”,雷子浩介绍,“采购都会优先选购口碑好的出版社,知名作者也是衡量的因素之一,对于不知名的出版社,一般会采取观望态度,也不会将其列为重点推荐对象。”
从事财会职业的王先生举起手中的股市实战技术书,告诉记者,“比方说这本书,大概只有50%左右的内容是我还没有了解到的,这些我在书店就可以看完,不用买回家。”
对此,专家建议市民在海量信息面前,应该学会挑选经典书籍,淘汰一些观点存在重复现象的投资类图书,大部分以书名或包装“出奇制胜”的书甚至可以在书店翻阅即可,而一些经典的经济学书则可以买回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