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体现最大人生价值,最不应该找借口
详细内容
著名职业经理人李开复,在其博客里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李开复去理发。年轻理发师一见面就认出了他。机会难得,理发师一边给他理发,一边赶紧向他请教。
看年轻人这么好学,李开复自然也不好拒绝。
理发师谈到了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比如和老板意见不合怎么办,接着,又雄心勃勃地谈到了自己详细的创业计划。李开复认真地给了他一些建议。理完了发,理发师非常高兴地向李开复道谢,说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了,并希望等以后他自己开了理发店,李开复也能过去捧场。
李开复满口答应了。因为急着回家,又是姐姐推荐的理发师,他觉得肯定没问题,连看都没仔细看,就戴上眼镜走了。
谁知道回家太太一见他,就忍不住大声叫起来:“哇!你的头发好像狗啃的!”两个孩子看到了,一个捧腹大笑,一个要拍照。
李开复赶紧跑到镜子前一看,自己也吓了一跳:年轻的理发师光顾着跟他讨论问题,完全忘记了自己手上的工作,剪出来的头发惨不忍睹。
为此,李开复不禁感慨道:有理想并去追寻是好的,可是,你总得先把份内的事做好吧。份内事都做不好,这也不满,那也不愿,老想着通过“更大的事业”来“改变命运”,可能吗?
对比马先生和年轻理发师,你看到了什么?
相同的是,他们都有对理想的追求。有理想就会不甘平庸,这是让事业进步,让人生无悔的原动力,值得所有人重视。
不同的是,他们追求理想的方式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
年轻的理发师,将对老板和现状的不满当成最大的借口,结果做砸了手中的工作。
而马先生呢,虽然开始也有过抱怨,但很快能调整心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通过仓库这个窗口,去为公司思考战略发展等重大问题。
他们两个人,谁能创造辉煌的事业,谁只能空有理想却碌碌无为,相信你会得出明确的答案!
多年以后,如果他们回首自己的人生,谁能无悔,谁只能后悔,相信你也能一目了然!
我们由此提出:只有首先“岗位发光”,才能做到“人生无悔”!
人可以飞到天边去,却飞不出那层薄薄的皮肤。我们只有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躲避、不抱怨,并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才能一步步实现最有价值的无悔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要的五个层次”:
对于衣食以获得生存的需要;
对于固定住所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对于与人分享兴趣爱好以获得社交满足感的需要;
对于赞扬和认可以获得尊重感的需要;对于充分发挥能力,以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感的需要。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仅仅满足前几个需要是不够的,谁都希望通过工作,最大程度地满足生命的需求。因此,工作的本质,不是做多少事,得到多少回报,而是使人生价值最大化。
爱迪生说: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说:
“我认为: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每个希望人生有价值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三要素。”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更是明确指出:
“天堂与地狱都是由自己建造的。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负担,人生就是地狱!”
请永远记住:
你让工作“打折”,就是让人生“打折”;